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0日訊 日前,青島市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基地公布名單,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入選并于11月3日成功舉辦首次培訓班,來自我市“555”企業的50余家工業互聯網企業的學員將在此接受為期5天的精準培訓。
“王清憲書記在2020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上提出,‘要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做中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實驗場。’這是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總動員令’,也是電大轉型發展的一個新機遇。我們要運用互聯網思維、平臺思維,舉全校之力服務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戰略,批量培養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高端人才、應用型人才,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爭做青島市工業互聯網教育培訓的實驗場。”青島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岳國峰在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培訓基地建設動員會上如是說。
作為青島市首批工業互聯網培訓基地,青島廣播電視大學發揮“互聯網+”教育優勢,聯合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共建工業互聯網學院,掛牌青島市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基地,成立了海爾卡奧斯等六大實踐基地,著力打造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數據、云計算、網絡安全等相關專業培訓課程為一體的培訓平臺。
本次培訓班邀請上海交大及國內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的專家學者授課,立足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發展實際,針對企業及產業發展需求,采取線上培訓與線下實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案例剖析與經驗分享穿插的靈活教育方式,給學員們帶來了一場互聯網思維與實操的饕餮大餐,也標志著青島廣播電視大學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抓住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戰略機遇拓展社會培訓職能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發揮“互聯網+”教育優勢開展社會培訓是青島廣播電視大學轉型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青島廣播電視大學2020年學歷招生22230人,在校生超過6萬人,在為優化青島市人才結構、把存量人口提升為實用人才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遠程教育資源、技術、體系、經驗優勢。按照教育部《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要求,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將更名為青島開放大學并轉型發展。青島市委十二屆八次會議通過的《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要“高水平建設青島開放大學”。
按規劃,青島開放大學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及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下統籌我市開放教育和社區教育體系建設,以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為己任,為社會各群體提供更多樣、更便捷、更優質的學習服務,學歷教育、社會培訓、老年教育被確定為青島開放大學轉型發展的三大戰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通訊員 婁楊)
新聞鏈接:“555”企業是指按照《青島市互聯網工業發展行動方案》確定的發展互聯網工業的“555”目標:培育5個全國領先、行業主導的互聯網工業平臺,打造50個智能工廠或互聯工廠,建設500條(個)自動化生產線或數字化車間,經認證符合條件的企業。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