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1月11日訊 萊西市姜山鎮一工業企業突發火災,安裝在數公里之外的“鷹眼”快速捕捉到了這一火情并自動進行報警提示,市生態環境局萊西分局工作人員接到APP報警信息推送后立刻采取處置措施,通過協調企業和消防部門做好危險化學品倉庫安全保障,確保了火災發生后企業危化品得到安全處置未發生次生污染。
這處安裝在40多米高的鐵塔上的“鷹眼”,實際上是萊西市高位視頻監控系統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像這樣的視頻監控點共有87處,實現萊西全域覆蓋。每個監控點由1臺高清視頻攝 像機和1臺熱成像攝像機組成,可實現24小時360度自動守望巡航,無死角監控方圓5公里范圍的環境情況。“如果某地發生火災或焚燒,監控點就能捕捉到熱源并迅速預警,我們再通過視頻 監控拉近畫面清晰查看和研判。”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萊西大隊副大隊長肖增光告訴觀海新聞記者,視頻監控的分辨率非常高,即使是在監控臨界點,拉近后也能看清楚車牌。
這套今年才剛剛投用的高位視頻監控系統可是在生態環境監管和執法中發揮大作用,可以實現秸稈禁燒、非法采礦預警、河道管理監控、森林防火監控、應急處置調度等功能并實現資 源共享,對秸稈焚燒、露天燒荒、工程機械冒黑煙等大氣污染問題進行自動抓拍報警,對苗頭性污染點的控制起到了積極作用,也有效遏制了秸稈焚燒等污染問題。
高位視頻監控系統也只是萊西市“智慧環保”綜合平臺中的一個“子項”。隨著國家“互聯網+”戰略的興起,環境信息化技術發展日趨成熟,智慧環保為加強環境管理與執法能力建設 ,推進基層環境保護工作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對此,萊西市積極探索信息化生態環境監管模式,利用大數據平臺,立足于更好、更快適應當前嚴峻生態環境保護形勢,改變 傳統監管的路徑束縛,將生態環境監管與信息化建設深度融合,以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施環境管理自動化、規范化,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管理要求。
“2017年,我們在原有平臺基礎上,不斷進行業務整合完善,先后累計投入700多萬元。”肖增光表示,為妥善解決監測系統多、企業操作復雜問題,將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系統、無組 織揚塵自動監測系統、企業電能監控系統、污染源視頻監控系統等進行了整合,完善包括廢水、廢氣、揮發性有機物、揚塵、用電量、視頻監控等各方面的自動監測系統,實現監測數據通過 電腦端和手機端實時查看、統計匯總、分析研判,建立污染源動態智能管控系統,規范自動監測設備的運維,從源頭杜絕了數據造假等問題的發生。
此外,動車遙感檢測系統、出租車走航監測系統、無人機等手段的應用,增強了執法手段多樣化、科技化,智慧環保不斷助力環境質量提升。
近年來,萊西市按照“生態崛起,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全面推進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執法,整改突出環境問題,實現生態環境質量與城鄉面貌持續改善。2020年1-10月份空 氣質量優良率86.5%,同比提高15.7個百分點,其中PM2.5、PM10均值分別改善19.2%和12.5%;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市控及以上優良比例72.7%,較去年提升28.6%。(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