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建好未投用,愁;路上污水冒溢多年,臭;小區樓前變“垃圾場”,丑——
居民這些“心結”待解
■膠州市PS小區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遲遲未投用。
■李滄區瑞金路5號附近,一個井蓋正往外冒污水。
■建筑垃圾與小區一墻之隔。
■訴求來源
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
黨報熱線82863300
■話題熱度 ★★★★★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臨近春節,市民期望在一個整潔、舒適、安全的環境里歡度節日。然而,身邊一些“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看似不大,卻令市民難以“安心”,熱切盼望有關部門及時出手幫忙解憂。
近日,黨報熱線82863300、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收到群眾投訴,反映涉及城市環境臟亂、引發生活不便的一些問題,其中個別問題,群眾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一直沒有解決。對此,記者趕赴現場探訪調查。
新建充電樁遲遲不投用,車主著急
近日,家住膠州市PS小區的常女士向黨報熱線反映,小區2022年下半年啟動改造, 2023年5月,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就已安裝完畢,但這批充電樁至今沒有投用,車主只能舍近求遠到小區外的公共充電站為汽車充電。
記者在膠州九龍街道辦事處PS小區看到,小區4號樓和8號樓南側車位周邊安裝了18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過這批充電樁的顯示屏都處于黑屏狀態。記者嘗試掃描了一臺充電樁上的二維碼,充電樁小程序顯示,該樁處于“離線”狀態。記者撥打了充電樁生產企業的服務熱線,企業工作人員稱,系統查詢不到充電樁的信息,充電樁處于“離線”狀態不能提供充電服務。
“去年5月,我們看到樓下車位附近安裝了充電樁,就購買了新能源汽車,沒想到小區都改造完了,充電樁還不能使用。”常女士稱,臨近春節,我們走親訪友用車比較多,使用公共充電站為車輛充電很不方便。
無獨有偶,緊鄰PS小區的云華小區也是同樣情況。小區居民張先生介紹,去年小區在改造過程中安裝了18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現在都不能使用。無奈之下,張先生在兩個月前自費安裝了一臺充電樁。
據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微信公眾號顯示,PS小區、云華小區同時入選膠州市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名單,充電樁是重點改造設施。
記者致電兩個小區的物業公司。PS小區的物業人員稱,充電樁已經驗收,但施工方的調試工作還沒有完成,充電樁暫時不能投用。云華小區的物業人員則稱,施工方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向物業交接,充電樁目前不能充電。
記者聯系到PS小區、云華小區改造項目的一位負責人,據他介紹,充電樁已達到使用標準,不存在設備調試問題。“目前,這批充電樁需要一個運營單位,簡單來說,居民充電要交費,費用要交至哪個單位目前還未確定,問題‘卡’在這里。”這位施工負責人說。
云華社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他們確實正在選擇充電樁的第三方運營商,有關工作正在推進,估計最快也要在春節后才能投用充電樁。
居民熱切期盼的這批充電樁能否盡快投用,本報記者將繼續追蹤報道。
路上污水井冒溢多年,市民叫苦
“我們這兒有條路,常年冒溢污水,夏季惡臭難聞,冬季結冰濕滑,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近日,市民張先生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反映,李滄區瑞金路5號附近的一處污水井冒溢多年,遲遲沒有修繕,希望相關部門盡快處理。
記者來到瑞金路5號附近,看到道路中間有一個井蓋正往外冒污水,并聞到明顯臭味。污水沿路由東向西流淌了近50米,并在道路北側形成了大片積水。該路段周邊有多家物流園和工業園區,路上車流不斷,積水路段水花四濺。
“這4年來,道路上的積水就沒斷過,我們在周邊上班的人苦不堪言。”市民張先生介紹,早在2020年,周邊市民就向李滄區城市管理局、青島水務排水公司、青島城投集團等單位反映了該問題,但沒有解決。
記者從青島水務排水公司了解到,該處排水設施并未移交給該公司,根據《青島市城市排水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未經驗收或者未移交的城市排水設施由建設單位維護管理,因此,該處排水設施應由建設單位青島城投集團維護。
據城投集團的工作人員介紹,瑞金路排水管網工程2013年就投用了,原本應與下游擬建安順路的配套管網相接,但安順路建設工程推進緩慢,這段建好的排水管網多年處于斷頭狀態,因此排水公司沒有接管。在安順路建成后,這段排水管網已經問題重重。
“近年來,周邊地塊陸續開發,排水用戶增加,再加上缺乏專業養護,現在管道內部淤堵,局部破損,通水能力很差。”城投集團的工作人員說,他們不具備專業的管道養護能力,也缺少專門的養護資金,平時接到市民投訴后,只能安排施工人員使用排水設施抽排污水。
“打掃這段道路非常辛苦,夏季雨水較多,積水有時沒過腳踝;冬季積水結冰,道路濕滑難走。”一名正站在水中清理路面的環衛工人說,抽排污水治標不治本,抽排后不到半天時間,污水井就再次冒溢了。
城投集團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再次與有關部門協商,尋求解決辦法。
小區旁邊變成“垃圾場”,居民鬧心
“緊鄰小區的空地被不明車輛倒上了建筑垃圾,變成了垃圾場,居民都非常鬧心。”近日,家住城陽區寶源路663號的李先生向黨報熱線反映,華東路、豐沛路路口西北側空地上積存大量建筑垃圾,小區居民多次向有關部門投訴都未解決問題。
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塊空地以東為華東路,以南為豐沛路,北側和西側為居民小區。地塊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60米,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四周建有圍墻,豐沛路上有出入口。在空地內,西邊區域雜草叢生,東北方向、靠近居民小區的區域則堆有高約1.5米的建筑垃圾,混有泡沫、塑料袋和包裝紙。
李先生告訴記者,該空地原為停車場,后來停用清空,2023年12月被不明車輛倒上了建筑垃圾。這些建筑垃圾距離小區一步之遙,小區面臨揚塵、異味等問題。“發現建筑垃圾后,小區居民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綜合執法部門用路障封閉了地塊出入口,但一直沒有清理建筑垃圾。”李先生說。
記者致電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說,該空地已經出讓,應由業主負責管理地塊和清理建筑垃圾。接到市民投訴后,該部門聯系了地塊業主,并追查違法傾倒建筑垃圾的運輸車輛,力求盡快解決問題。
李先生認為,這塊空地被傾倒建筑垃圾與長時間閑置也有一定關系。“根據規劃,地塊應建設15班幼兒園和停車場,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建設相關設施,避免地塊再被建筑垃圾侵占。”李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