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4日訊 中山路區域保護改造工作又有新進展。隨著濟南路相關房屋征收工作開展,未來將承擔中山路區域主要交通任務的濟南路拓寬工程也進入了攻堅階段。在此過程中,青島市也首次開展了針對百余套保障房的征收工作。
“濟南路拓寬工程供涉及近500套房屋,除卻已在幾年前完成征收騰空工作的房屋外,現在還有213戶居民住宅、112戶保障房需要完成征收。”市南區房產管理處處長鮑偉告訴記者,這112套保障房位于濟南路7號、濟南路53號,這項工作不僅在全市范圍內是第一次,也是全省首次。
雖然青島市、山東省沒有專門針對保障性住房征收的政策,但為最大限度地照顧保障房承租家庭的權益,幫助他們解決現實困難,市南區通過逐一入戶走訪、聘請律師顧問等多種形式,推進征收工作。
“我市現有的征收政策都是針對居民自有產權房屋的,保障房的產權在政府手中,此類征收工作沒有先例。考慮到保障房承租家庭都是家庭收入很低的群體,我們查閱了所有的征收政策,并與征收工作經驗豐富的十個街道辦事處進行了溝通,最終我們不但為保障房承租家庭確定了新的配租房源,也為其申請了搬家費、速遷獎勵金、搬遷補助費三項政策。”鮑偉介紹。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發布的《2020年濟南路道路拓寬工程保障性住房承租家庭搬遷配租公告》上獲悉,此次征收,給予每戶承租家庭的搬家費為1200元,速遷獎勵金為1萬元(2020年9月27日前完成房屋騰退),搬遷補助費根據選定房源的不同情況,給予2萬元—3萬元不等的補助。
一級肢體殘疾的莊虔津于2011年申請租住進濟南路53號,征收工作啟動的第二天,親屬便代他簽署了濟南路保障房合同終止協議。按照計劃,他們將于9月17號至27號通過公示選定新的保障房源。“由于疾病困擾,我們的弟弟已經有很長時間無法下樓了,這次提供的新的保障房源很多是帶電梯的新小區,有的離醫院也很近,選房之前政府會帶我們去實地看看,最后家里再商議到底選哪個房源。”莊虔津的親屬李女士對記者說。
據介紹,濟南路保障房征收工作中,共有62戶居民屬于肢體殘疾等特殊家庭,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他們了解政策、選定房源和搬家,市南區相關工作人員利用晚上入戶開展相關工作,同時會統一組織車輛,協助他們實地考察位于市南、市北、西海岸新區等不同區域的保障房,并組織人員幫其搬家。
鮑偉介紹,市南目前共有200余套保障房房源,基本上可以保障征收居民從2套房子中選擇1套。同時,為了保證老房騰退與新房入住實現“無縫銜接”,市南區房產管理處協調各街道辦事處,將正常情況下需要60天左右的保障房申請、確認時間縮短至1個周左右。
針對即將入住的新的保障房源,市南區也協調市級有關部門、房屋管理部門對現有房源全部進行了檢查、修繕。“新的保障房源統一配備了熱水器、吸油煙機、打火灶等基本生活設施,位于市北區和西海岸新區的高層房源也配有電梯、天然氣等,綠化環境也很好,基本上可以保證承租人‘拎包入住’。”鮑偉說。
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8月3日,濟南路拓寬工程所涉及的112戶保障房居民已有92戶完成簽約,200余套居民住宅也已經啟動了入戶評估工作。(青報全媒體記者王萌)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