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9日訊 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日前發布2023年公共法律服務數據分析。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全年有效接聽公眾法律咨詢213507人次,滿意度平均達99.73%;全年受理調解申請9050件,調解成功3750件,累計達成調解意向標的額為3691.77萬元;全市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5728件;市級公共法律服務大廳累計接待群眾9509人次,有效滿足了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

基本情況——
12348熱線咨詢:一季度受理公眾來電咨詢42504人次,同比減少0.96%;二季度接聽公眾來電咨詢50085人次,同比增長1.3%;三季度受理57725人次,同比增長16.8%;四季度受理公眾來電63193人次,同比增長58%。
從各區市咨詢數量來看,市北區、西海岸新區、城陽區來電咨詢數量相對較多,分別為20054人次、19577人次和16826人次,與去年同期比較,市北區、西海岸新區來電數量均有所減少,且市北區超越西海岸新區成為來電數量最多的區市。外地人口撥打我市熱線進行咨詢達6461人次,超過了平度市和萊西市。
熱線調解:2023年度,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調解平臺共計受理調解申請9050件,調解成功3750件,成功率為41%,申請調解標的額為14316.14萬元,達成調解意向標的額為3691.77萬元,實際履行標的額為1796.12萬元。
市級公共法律服務大廳:2023年度,青島市市級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共接待群眾咨詢9509人次,其中辦理法律援助業務912人次,辦理法考業務3310人次,公安視頻會見服務1229人次,行政復議業務1095人次,辦理公證服務業務1626人次,司法鑒定業務1130人次,中心駐市信訪局法律咨詢窗口依法處訪207人次。
法律援助:2023年度,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5728件,其中,刑事類案件13884件,民事類案件11775件,結案25308件,累計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或取得經濟利益9523.71萬元。
數據分析——
12348熱線咨詢分析:
1. 分類別分析。將全部受理咨詢分為民事、刑事、行政、其他四大類,全年民事類咨詢185771人次,占全部咨詢總數的87%;刑事類咨詢7282人次,占全部咨詢總數的3.41%;行政類咨詢5905人次,占全部咨詢總數的2.77%;其他方面咨詢14549人次,占全部咨詢6.82%。
2. 民事類咨詢分析。民事咨詢事項最多的是有關訴訟程序咨詢,共36997人次,經濟合同位居第二,共34104人次。前兩項咨詢均超過3萬人次。損害賠償、勞動報酬、勞動合同咨詢數量位列2至5位,分別為23541人次、22495人次、21399人次。前五項咨詢合計138536人次,占民事咨詢總量的74.6%,接近四分之三。

進一步分析民事類TOP10。前十項咨詢事項合計182099人次,占整個有效接聽咨詢量的85.29%,其中前五項咨詢數量均超過2萬人次。前十項咨詢事項數量排序與上半年比較,位次略有變動。勞動合同與勞動報酬類互換位次,咨詢數量分列第四、第五位,其他事項位次不變。
3. 刑事類咨詢分析。刑事咨詢中刑事實務咨詢量5703人次,占整個刑事咨詢事項的78.3%,遙遙領先其他刑事類咨詢。其他訴訟程序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咨詢數量相當,分別為481人次和475人次。執行和管轄類咨詢數量相當,分別為281人次和258人次。關于時效的咨詢最少,僅為82人次。詳見下圖:
4. 行政類咨詢分析。行政類咨詢中訴訟程序類咨詢數量以1976人次,位居行政類咨詢量首位,占行政類咨詢總量三分之一。行政處罰、治安處罰、法律援助,分別以975人次、860人次、853人次位列2到4位,其他各類咨詢數量較少。
熱線調解數據情況分析——
1. 申請調解案件分類分析。申請合同糾紛調解案件數量3465件,其次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1843 件,其他糾紛1398件,婚姻家庭糾紛489件,其他消費糾紛187件,鄰里糾紛66件,分列3到6位。
2. 調解成功案件分類分析。合同糾紛類、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類和其他糾紛類案件,調解成功數量居前三位。

大廳接待數據分析——
從市級公共法律服務大廳接待法律咨詢當事人的法律需求方面看,勞動糾紛方面咨詢289件居榜首,刑事案件咨詢225件位居第二,合同類的咨詢164件居第三位,侵權類的咨詢83件居第四位。
法律援助數據分析——
在全市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中,刑事類案件為13884件,占比53.96%,主要原因是刑事案件審判階段和審查起訴階段均已開展律師辯護全覆蓋工作,符合指派條件的刑事案件增多。民事類案件11775件,行政類案件69件。其中,受理民事行政類案件中的受援人以進城務工人員居多,主要涉及討薪案件和工傷案件,全市受理進城務工人員案件4875件,為進城務工人員討薪及挽回經濟損失4323.98萬元。
熱點難點問題分析——
訴訟程序類咨詢數量持續增長。隨著群眾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一方面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群眾對司法系統辦理案件的具體流程也想有更明確的了解,因此對訴訟程序的咨詢量逐年遞增。訴訟程序類主要咨詢內容有:如何進行網上立案,如何操作相關軟件,應提交的基本證據有哪些,被告身份資料如何查明,如何能查詢到是否立案成功,收到判決或者裁定后如何上訴,訴訟時效和審限等方面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合同類咨詢同比增長明顯上升。一方面經濟活動增加,公眾在頻繁的經濟活動中,對有關經濟合同的法律需求咨詢呈現上漲趨勢;另一方面許多經濟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簽訂合同過程中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誠信意識,導致買賣合同類糾紛數量也有所增長。
熱線調解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成效顯著。自2021年4月份中心開展“12348熱線+人民調解”工作模式以來,給群眾提供了便捷的糾紛解決渠道,隨著知曉率的不斷提高,群眾申請調解案件的數量呈不斷上升趨勢,相較于2022年度7978件,2023年的受理案件數增加至9050件,同比增長13.37 % 。為保障調解服務質量,中心不斷強化值班隊伍建設,規范日常調解工作,優化調解工作流程,提高調解效率,調解成功案件數量也有較大增幅,由2022年調解成功3263件增長到2023年調解成功3750件,同比增長了14.59%,及時有效的引導當事人依法依規維權、高效便捷化解糾紛,營造了良好用工環境和法治營商環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