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9日訊 “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新型工業化通過科技賦能,實現了工業生產力的升級。其中,作為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既能夠支撐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轉型,也是實現工業綠色化發展的新引擎。
在此背景下,2024年青島兩會上,青島市政協委員、卡奧斯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錄城提出,應充分發揮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支撐和賦能作用,加速工業軟件、工業大模型、數據要素等三大領域科技創新,加速培育新型工業化內生動能。

錨定新方向,生態助發展
新型工業化是中國工業制造業在新形勢、新挑戰之下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以制造業起家的青島,擁有結構完備的工業體系和良好的工業基礎,近年來,青島發力工業互聯網,在產業升級、企業轉型上不斷提速。不久前召開的2024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到,新的一年青島將以新型工業化為主題,從產業結構優化、創新能力提升、壯大數字經濟等方面發力,蹚出一條具有青島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通過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賦能實踐和調研,陳錄城提出,依托自身制造業的雄厚基礎,青島在工業軟件、裝備自動控制產品等相關領域具有一定比較優勢,可通過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所催發的軟件的云原生形態以及開源軟件開發生態,利用設立專項工業軟件支持資金,扶持軟件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上市融資等方式,推進工業軟件開源生態系統發展與平臺建設,加速高端工業軟件創新與發展。
例如,卡奧斯COSMOPlat創新打造BaaS數字工業操作系統,以“大連接—大數據—大模型”為推進主線,面向下層工業設備提供了互聯互通的統一接口,面向上層工業軟件提供了標準、易用、開放的研發與部署接口,有效推動了設備、工廠、產業的數字化升級與互聯互通,促進工業數據要素跨組織流轉,為企業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抓手。
以場景創新,塑工業智能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技術持續高速發展,滲透到各行各業。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要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場景應用為牽引,加快重點行業智能升級,大力發展智能產品,高水平賦能工業制造體系。因此,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對此,陳錄城認為,算法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而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工業全要素的全面鏈接屬性,決定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支撐。他建議,可充分發揮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用,以場景創新為切入,推動工業大模型等技術落地應用,加快制造業數字化進程。

以卡奧斯COSMOPlat自主研發的工業大模型COSMO-GPT為例,目前,COSMO-GPT內置4300多個機理模型與200多個專家算法庫,功能范圍覆蓋智能問答、文本生成、圖文識別、控制代碼生成、數據庫查詢、輔助決策等,已在注塑、服裝、化工、家電等多個行業的不同工業流程中拓展出11大應用場景。
聚工業數據,以“云腦”興城
隨著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工業海量數據及豐富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激發數據要素的潛在價值。不久前,青島發布實施《青島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出以數據資源化、數據資產化、數據產業化為主線,把青島打造成為國內城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樣板。
陳錄城認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推進新型工業系統制度建設、整合產業數據資源共享、開發工業應用場景、構建工業數字化安全屏障、推進工業數字化進程中發揮著“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同時,由工業互聯網平臺所匯聚的高端制造業的數據要素也是工業軟件研發的必備戰略資源,通過整合城市數據資源,挖掘數據內生價值,將有效拉動青島市數字經濟的生態發展。

以構建脈絡清晰的城市產業圖譜為目標,卡奧斯COSMOPlat圍繞城市核心產業,依托大數據+AI+領域知識圖譜技術,貫通政府側、企業側、產業側數據,形成具備產業診斷、產業監測、數據賦能等多項能力的產業云腦平臺,幫助企業智能找鏈,助力政府數字治理,為產業聚鏈成群賦能。目前,該平臺已在景德鎮陶瓷產業、永康五金產業、聊城葫蘆產業等多個產業集群和縣域落地,成為內外部數據融合、激發數據應用價值的典型實踐。
新型工業化是中國制造業的新機遇,也是城市產業躍升的新風口。未來,卡奧斯COSMOPlat也將發揮自身國家級平臺優勢,不斷深入行業關鍵技術探索,助力青島打造創新活躍、開放共享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