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寶山鎮自覺扛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聚焦“四大領域”,賡續“五條文脈”,不斷開創鄉村文化振興新局面,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家級產業強鎮注入強大文化動力。

聚焦“四大領域”
非遺傳承更厚重。“寶山地秧歌”“寶山剪紙”獲評山東省鄉村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地秧歌登臺第十三屆中國民間藝術節,王明香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黃山后自然村入選青島市首批文藝特色村居……
產業文化更興旺。入選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獲評山東省“平安農機示范鎮”,“寶山藍莓”榮獲中國品牌日“星躍獎”、入選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文明新風更和煦。20余人先后獲評各級文明典型類榮譽稱號,1人獲評“齊魯鄉村之星”,4人獲評市、區“文明市民”,5戶入選區級“文明家庭”“美麗庭院·幸福家”……
和美鄉村更亮麗。順利通過國家衛生鎮創建驗收,風河村獲評第三批“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入選青島市健康村優秀案例……
賡續“五條文脈”
傳承以龍山文化為代表的“歷史文脈”。修繕保護向陽關帝廟等7處文物遺址,考察挖掘法若真故居等32處古村落、古人文、古軍事、古礦坑遺址,掛牌保護“雙株抱子”等17棵百年以上古樹名木,講好龍山文化、舜文化。
創新以基層治理為主線的“德育文脈”。創新建設白家屯等10處孝德廣場、1處孝德文化長廊,升級打造前溝等3個區級“德育鄉村”示范村,探索出“積分兌換”“共享場院”等德育治理案例。
打造以耕讀研學為主題的“農耕文脈”。建成寶山地秧歌傳承中心、楊大嫚剪紙工作室等6處非遺研學基地,聚焦農耕文明開展研學活動100余場、參與1萬余人次,建設鄉村博物館3處,豐富農耕文化場景。
培育以善美寶山為引領的“地域文脈”。擦亮“善美寶山”“誠信是寶 品質為山”等10余種特色地域文化品牌,連續4年評選“最美寶山人”66名,孵化出“攻堅克難 干事創業”的機關文化。
發展以特色果品為支撐的“產業文脈”。推出“寶山明莓鱈 田園農耕漁”等一批農文旅品牌,打造“藍莓文化節”“明月蘋果文化節”“鄉村旅游文化節”等一批節慶活動名片。
推動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下一步,寶山鎮將充分結合鎮域獨特風土人情,發揮優異文旅資源優勢,捋順“五條文脈”,講好寶山故事,為鄉村文化振興持續注入文化動能。
責任編輯: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