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電商發展高地,青島從這場雙11開始
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以4982億元圓滿收官
青島在這場消費盛宴中買得時尚、賣得大氣
11月11日24時,當大屏幕上的數字定格在4982億元,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的大幕緩緩落下。

與往年不同,從11月1日0時啟動,今年的天貓雙11從“光棍節”變成了“雙節棍”,其所迸發出的消費熱情令人震驚——11日0時30分,天貓雙11實時交易額便已突破3723億元;0時35分,342個品牌成交額破億;到11日23時,天貓雙11實時物流訂單量突破22.5億單,約等于2010年全年中國快遞量的總和;直至24時收官,大屏上不斷躍升的數字成為新發展格局下經濟回暖最直觀的體現,提振了全球信心。
買得很時尚
從2009年到2020年,12歲的雙11一直在變,不單單是銷售紀錄在變,銷售的周期、場景和體驗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消費者狂熱的消費熱情。網友們將其比作春節、過年絕非虛言。
在山東、在青島,消費者們對4982億元這個數字貢獻頗大。
在雙11省份購買力排行中,山東排在第五位,前五位分別是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及山東。截至記者撰稿,青島在省內位居榜首,濟南、煙臺、臨沂、濰坊四個城市緊隨青島之后。其中,青島的市北區、西海岸新區同樣登榜省內區縣購買力榜單TOP5。

與往年相比,今年山東人在“過日子”的同時變得更加時尚,手機、面部護理套裝、羽絨服、沙發、柜子成為山東人最愛買的產品,而iPhone12、科沃斯掃地機器人T8Max、蘭蔻清瀅柔膚水、小米10 5G手機等時下最“fashion”的新品,更是成為山東人的“心頭好”。作為省內購買力最強的一批消費者,這份時尚自然也屬于青島。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還上榜了全國“快”城市榜單:1小時達訂單量最多的城市TOP5中,青島榜上有名,同時登榜的還有上海、蘇州、北京、杭州。
賣得更大氣
今年的雙11,已經超出了“促銷”本身,更給中國制造提供了展示、亮相的機會,這不但有助于提振疫情影響下制造企業的士氣,更在很大程度上豐富著中國制造的新形象,引領著中國消費的新趨勢。

在這份“偉大事業”中,青島扮演著重要角色,各類產自青島的商品賣得更暢銷、更大氣。截至記者撰稿,在城市銷售額排名中,青島位居全省首位,隨后是濟南、臨沂、煙臺、濰坊四市。其中,青島的嶗山區、市北區、城陽區銷售額霸榜省內區縣銷售額前三。
三區市在網絡銷售領域的產業結構為其霸榜奠定了厚實基礎。以嶗山區為例,2019年該區實物型網絡零售額達到769.8億元,依托家電類目,嶗山區以全市4.4%的網商店鋪實現了全市52.3%網絡零售額的占比。就產業結構而言,2019年,市北區的家居家裝、食品酒水、家電和服裝服飾、母嬰、運動戶外等類目均有表現,城陽區的食品酒水、家裝家居、服裝服飾、母嬰和家電同樣表現不凡。
無論從哪個維度,家電支撐起青島網絡銷售“半邊天”的說法似乎并不為過。截至記者撰稿,在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現場大屏幕上,大家電品牌熱買榜前十榜單中,青島的品牌在全球參與雙11的大家電品牌中占據了近三分之一的席位,海爾、海信、容聲三個家電品牌同時登榜,其中海爾更是高居榜首。
作為青島制造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今年雙11,海爾系品類全面開花、捷報頻傳:海爾冰箱全網20分鐘銷售總額破5億,海爾洗衣機全網5分鐘破3億,海爾空調全網3分鐘破億,海爾熱水器全網8分鐘破億……海爾智家在高端、場景、口碑上的持續發力,得到了市場認可,11月1日累計到11日1點,全網累計銷售總額突破70億。
青島的機會
從青島人的能買,到青島企業的會賣,歷年雙11,青島都是名副其實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用實際行動為這場盛宴狂歡做出了應有貢獻。
也正因為如此,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的火爆場景提醒著青島這位深度參與者,電子商務正以其開放性、全球化、高效率等優勢,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各個領域,不斷推動著商業模式的創新,催生新業態發展,愈發成為城市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成為新經濟、新動能的重要測度指標,成為城市競爭、市場競爭的新疆域。
資料顯示,在電商發展全國綜合排名中,青島位列第11,現擁有網絡零售企業6648家,網絡店鋪24.8萬家。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在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實現網絡零售額1330.8億元,居全省第一。就此來看,在這片新疆域中,青島所占據的“版圖”較為可觀。但要想在這片新疆域中立足、站穩,并取得新的突破,青島顯然不能滿足眼前的成果,還需從雙11這場盛宴中汲取經驗,抓住屬于自己的機會。
家電賣得好,品質是關鍵,青島首先要抓住品質電商的發展機遇。品質消費是今后一段時間最具增長潛力的增長極,而優質產品的生產能力恰是青島的傳統優勢。多年外向型經濟發展歷程,使得青島積累了大量產業經驗,具有裝備、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是實木家具、童裝童床、成衣內衣、小家電、輕工制品等優質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要在電商發展上取得新的突破,青島應加快推動制造業在微笑曲線的兩端實現創新性突破,完善供應鏈、產業鏈。
正如海爾之于青島,阿里之于杭州,華為之于深圳,龍頭的帶動作用對一座城市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青島要在電商發展上實現新突破,首先要在具有帶動性的龍頭企業招商上實現突破。未來一段時間,諸如阿里、亞馬遜、易貝、拼多多、唯品會、小紅書、美團點評,以及獨角獸企業都應是青島重點招商的對象。
加快電商產業園區建設是形成龍頭企業與初創中小企業共存的商業生態系統的必要空間載體,青島應在園區建設方面發力,同時配套經濟型公寓、律所、會計事務所、初創輔導團隊等基礎性商業服務設施,進而推動人力等要素資源和企業集聚,打造北方電商發展高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文/圖)
相關鏈接:從5200萬到4982億
■2009年之前,11月11日還只是“光棍節”的代名詞。那一年的雙11,銷售額是5200萬,27個品牌參與了活動。
■2010年,雙11平均每秒超過2萬元交易,181家店鋪銷售過百萬,總成交額9.36億。
■2011年,雙11總成交額達到了33.6億。
■2012年,天貓雙11線上總成交額一舉達到191億,雙11熱潮從線上覆蓋到線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也紛紛推出活動,所有商業形態全民總動員。
■2013年,天貓雙11,交易總額達到362億元,交易額交易量大幅提升。更快的物流、更優質的服務成就了一個更好的雙11。
■2014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74秒交易額突破1個億,7小時17分突破200億,全天交易額達571億元……這組數據的背后,是來自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家及消費者的貢獻。
■2015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最終的交易額達到912.17億元,移動端占比68.67%,11日當天系統交易創建峰值達到每秒鐘14萬筆,支付寶最高峰值每秒8.59萬筆交易。這一年,全球化的雙11覆蓋到232個國家和地區、5000多個海外品牌,3000萬中國消費者購買了進口商品。
■2016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24小時總成交額達到1207億元,再次創下紀錄,其中,線上占比為82%,交易峰值達到了每秒17.5萬筆。
■2017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再次刷新紀錄達到1682億元,無線成交占比90%,全天支付總筆數達到14.8億,全天物流訂單達8.12億。
■2018年,天貓雙11最終成交額鎖定在2135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大關。
■2019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百億成交目標僅僅在1分36秒后便已突破,1小時3分59秒突破1000億,全天成交額刷新紀錄達到2684億元。
■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以4982億元圓滿收官。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