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2日訊 守護“即墨藍”,即墨區又出新招。觀海新聞記者從即墨生態環境分局獲悉,修訂后的《即墨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近日正式印發實施。對比此前版本,新的《應急預案》明確堅持分類施策,精準減排,實施差異化管控。
據了解,重污染天氣是指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200,即環境空氣質量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程度,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危害人體健康。重污染天氣是大氣污染物排放、氣象條件和二次轉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秋冬季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是重污染天氣的高發期,本次修訂是提高重污染天氣應對能力、規范應急處置措施、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必然要求。
《應急預案》將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三級,依據重污染天氣應對處置難度、現實結果或預期后果,并對應預警分級,應急響應也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Ⅲ級應急響應、Ⅱ級應急響應、Ⅰ級應急響應。啟動應急響應后,各有關單位要采取與預警等級對應的應急響應措施,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修訂后的《應急預案》在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改善大氣質量的同時,充分體現了‘六穩’‘六保’的要求。”即墨生態環境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新的《應急預案》兼顧了嚴格管控與服務發展并重的要求,堅持分類施策。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對重點行業企業根據績效情況,進行評定等級,實行差異化的減排管控措施,嚴格杜絕“一刀切”;對保民生企業以及涉軍 、涉政類生產企業,納入保障類企業管理,實施“以熱定產”或“以量定產”;對重點保障性建設工程,需要納入保障類減排清單的,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減排措施,不得采取全面停工、停產措施。同時,還要做到精準減排,對非涉氣工序、生產設施要避免采取停限產措施,降低對企業正當生產經營的影響。
除此之外,新修訂的《應急預案》還細化了各相關責任部門的職責、措施,調整了組織機構,新增了督導檢查組。啟動響應時,各成員單位要派出督查組對各自職責范圍內的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并做好24小時應急值守工作。即墨區專項應急指揮部還要派出督查組對各成員單位落實應急減排情況進行抽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隋鶴)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