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文/畢監武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為我國未來發展描繪了藍圖,也為世界經濟復蘇樹立信心。我們要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一、正確認識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趨勢,迎接新挑戰
“十三五”時期,我們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笆奈濉睍r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開放發展仍處于戰略機遇期,而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給經濟社會發展也帶來嚴峻挑戰。
公報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從國際看,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趨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重構,共建“一帶一路”、擴大開放倡導自由貿易得到廣泛支持,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日益密切,這為我們發揮開放綜合優勢,鞏固擴大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提供了機遇。
同時,公報強調,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蔓延流行對世界經濟貿易造成嚴重沖擊,世界經濟低迷、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高發,國際經貿規則面臨重大變化。國際貿易投資大幅萎縮,發達國家推進實施“再工業化”,部分中高端制造業向發達國家回流。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招引國際投資競爭增強。
公報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要圍繞建設開放強國,加快推動由商品和要素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開放轉變,制定出臺一系列制度性對外開放措施,進一步擴大開放投資、金融服務、商品貿易等領域,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全面開放。
同時,全會強調,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開放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當前,我們的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導向,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給不足并存,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受到結構性新約束,集聚國際要素資源促進產業升級和激發龐大內需市場不夠。勞動力、土地、資源要素供求趨緊,成本持續攀升,利用外資競爭加劇、制約因素增多,外貿傳統優勢逐步弱化,轉型升級難度加大。
從我市看,當前正處于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時期。青島承擔著建設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以及建設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省委要求青島打造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青島又一次站在了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我市經濟發展綜合實力全面提升,進一步強化了更高水平開放的綜合優勢。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和上合示范區獲批建設,實施高水平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制度,有助于加快打造更高水平開放的新高地。建設服務貿易綜合試點城市,推動了服務貿易特別是新興服務突破發展?!半p招雙引”攻勢和國際航運貿易金融中心攻勢的加快實施,推動了更高水平開放的各項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的落實。
同時,我市更高水平開放發展仍面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有待加強,全面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勢不明顯,高新技術產品進口、自主品牌出口比重不高,新興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較低。經濟園區支撐作用有待提高,具有高端集聚效應的大產業大項目較少。資源要素約束與現有閑置資源的錯配現象比較突出,新引進項目落地難。對外貿易轉型升級難度加大,比較優勢持續弱化,跨境電商、服務貿易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紡織服裝、輪胎、制鞋、箱包等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區域協同開放有待加強,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青島開放龍頭帶動作用有待提高。市場環境、創新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與法制保障環境等營商環境有待優化。
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創造發展新優勢
“十四五”時期,要按照全會部署,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要抓住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大機遇,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借鑒珠三角、長三角區域發展成功經驗,努力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
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和全面開放戰略,充分發揮青島作為黃河流域“出??凇钡某鞘袃瀯荩訌娔z東經濟圈一體化、黃河流域城市的對外開放合作,為我國北方地區高水平開放發展創造新動力、開辟新空間、 探索新模式、激發新活力、提供新服務,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
堅定不移推進改革,促進開放與改革良性互動,以高水平開放倒逼高難度改革,實現從商品和要素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開放升級。繼續擴大開放,放寬外資準入,進一步放開一般制造業,重點擴大金融、電信、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對外開放。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形成與國際高標準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
促進國際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聯合一切積極力量,攜手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深化與各國發展合作,共同做大發展蛋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加強創新合作,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努力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推進國際化企業科技創新,提高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增強開放發展理念,提升學習能力、專業精神、探索勇氣,倡導敢拼敢闖、敢想敢試、干事創業的精神。優化人才服務機制,完善留學回國人員落戶、海外人才居住證、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扶持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等政策。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探索推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帶動區域產業發展成為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的集聚地、新消費引領發展的策源地。按照“物流先導、貿易拓展、產能合作、跨境發展、雙園互動”模式,通過積極創新政策體系、建設合作平臺,探索合作模式、強化區域合作,促進產業升級、服務雙循環發展,加快建設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商旅文化交流、海洋合作五大中心建設,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推廣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建立完善口岸聯絡協調機制,加強口岸跨市協作,推動通關一體化便利化。創新產業園合作方式,創建推動產業轉型、促進地方經濟合作的產業鏈適配平臺,促進產業鏈協作和產業轉移。促進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區、深化改革的試驗區、對外開放的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的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強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吸引知名電商平臺落戶,推動跨境電商海外營銷網絡建設。鼓勵跨境電商企業建設“海外倉”和海外運營中心,帶動出口企業融入境外零售體系。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保持快速增長,增強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服務中小外貿企業能力。吸引境內外知名大宗商品生產商和貿易商集聚,打造全鏈條、全環節、全要素集聚發展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注重服務貿易領域國際市場合作,鞏固運輸、建筑等傳統服務領域規模優勢,培育制造行業龍頭企業發展嵌入式服務貿易,大力支持發展數字貿易、金融保險、技術貿易、文化教育、知識產權、醫療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
鼓勵外商投資新開放領域和放寬限制的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農業等領域,支持外商投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能源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研發設計、總集成總承包、檢驗檢測認證、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全面取消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限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國銀行在我市設立外資法人銀行、分行,支持外資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
支持企業加快全球戰略布局,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和價值鏈整合。制定實施跨國公司培育行動計劃,培育一批規模型、增長型、效益型的企業擴大海外發展,主動融入國際跨國公司產業鏈供應鏈,拓展原材料、零部件出口市場。
開創國際經濟合作新局面。充分發揮開放綜合優勢,探索構建國際合作新模式新路徑新機制,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用平臺思維吸引全球優質資源要素集聚。完善國際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城市機制,加強與我市主要經貿伙伴和“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城市的交流合作,拓展國際經濟合作伙伴網絡。要樹立全球視野,更加自覺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對外貿易布局、投資布局,發揮我市對外開放優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協同推進區域開放合作,打造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更好發揮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形成對外連接上合組織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內輻射沿黃流域的經濟出??冢ǔ膳c上合組織國家地方經貿交流合作集聚的示范區。加強與我市主要經貿伙伴和“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城市的交流合作,拓展國際經濟合作伙伴網絡,國際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城市達到150個以上。加強地方城市合作,增強現有合作體制框架下的政府及民間交流,推動經貿、文化、旅游等多領域合作。充分發揮對日韓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和貿易投資優勢,全方位深化與日韓地方經濟合作,創建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城市。
(作者單位:青島市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