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下午,青島市體育局組織召開2024年體育企業家座談會。青島市副市長趙勝村出席并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東翔,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蔡全記,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馨等出席會議。
在出席此次座談會的參會名單中,還云集了青島市體育產業聯合會、新興體育館、我愛體育科技、英派斯、雷神科技、極視角科技、國信文體、邁金智能科技、三柏碩、紅獅足球、全時健身、西海岸足球、青鐵聯合體育、仁洲羽毛球、中聯建業、心同步文體、尚坤國際、西海岸教體發展、前方體育、黃海水上體育、仲滿擊劍、英吉多健康等20多家頭部青島體育行業的企業家、負責人。行業涉及賽事組織、活動執行、場館運營、裝備制造、信息科技、職業體育、體育教培、體育文化等多個垂直領域。青島體育行業的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共商發展。
與會的各企業代表先后發言,簡要介紹了企業經營現狀,重點就發展中遇到的用工難、用工成本高、產業扶持政策不完善、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等困難和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同時圍繞成立“青島體育科研所”、打造“北方電競之都”、引進高端體育賽事等方面提出許多好的意見建議。
會議指出,青島體育產業發展大有可為,潛力巨大,島城體育企業和企業家要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潛心深耕主業,做專做精,誠信經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做大做強。政府部門要強化當好店小二的服務意識,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推進青島市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青島市體育產業基本概況與重點發展方向
近年來,青島圍繞體育強市建設,以入選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為契機,以“時尚體育”與“時尚都市建設”融合發展為切入口,堅持把體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大力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在政策引導、平臺搭建、促進消費等方面不斷發力,體育產業發展整體形勢展持續向好。
一、體育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2022年,青島體育產業總規模917.60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348.16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33%;全市體育類法人及產業活動單位共8360家,其中體育上市企業4家、“四上”企業282家,高新技術企業89家,“瞪羚”企業12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吸納從業人員 18.54萬人,體育產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持續提升。
二、體育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以國家體育消費試點為契機,積極培育體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通過發放消費券、舉辦消費季等手段,激發體育消費潛能。2022年,青島市人均體育消費支出達3118.79元,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達322.5億元(蘇州3117.7元、上海3435.6元、成都突破2700元)。去年12月份,趙勝村副市長代表青島,在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總結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青島市提報的“建立多元化解糾紛機制、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創新案例入選體育總局《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的創新實踐》,被全國推廣。
三、產業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先后出臺《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青島市高水平職業體育俱樂部扶持獎勵辦法》《青島市“十四五”體育產業發展規劃》《青島市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青島市體育產業服務和招商引資工作三年攻堅行動方案》等系列體育產業發展政策,目前正在制定加強海上旅游運動船艇管理的辦法,為加快推動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四、積極搭建各類平臺載體。
積極創建體育產業示范基地(項目、單位),現有國家級4個、省級18個。成功舉辦2023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受到國內外與會嘉賓一致好評。奧林匹克帆船中心被評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并連續四年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區”。建立體育產業誠信聯盟,成員單位超過240家,規范統一的合同文本,倡導誠信經營;在李滄區試點成立全國首家“體育消費糾紛巡回法庭”,專項審理體育消費領域糾紛案件,有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發起成立計劃單列市時尚體育城市戰略聯盟、膠東五市數字體育聯盟、膠東五市冰雪運動產業促進會,城市間體育交流合作持續深入。
五、財政扶持力度日益加大。
設立體育產業扶持獎勵資金,2023年,投入4500萬元對高水平職業體育俱樂部進行獎勵、扶持,2024年,將投入6500萬元對職業體育俱樂部進行獎勵扶持;目前,青島市開創了“一城雙超”新局面,共有2支中超、1支中甲、1支女甲、1支五超隊伍征戰全國各級職業賽場,職業足球俱樂部層級和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另外,對社會力量舉辦的全國、國際體育賽事給予年度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的獎勵;對獲評省級以上精品(標牌)體育賽事、五星級體育健身俱樂部、體育產業示范單位和示范項目的,給予年度總額不超過500萬元的獎勵。
六、賽事舉辦、項目招引成效顯著。
2023年,青島市共舉辦市級以上體育賽事活動230余項,以“體育+節慶”為驅動,以賽事帶動相關的衣、食、住、行、游、娛、購等消費,真正實現了體育搭臺、經濟唱戲、百姓受益。據不完全統計,僅帆船周?海洋節期間,累計吸引旅游人次超過10萬,拉動賽事周邊住宿、餐飲、交通等產業消費超過1.5億元。中國羽協青島訓練比賽基地簽約開工,泰山國際體育產業總部、永保國際文體公園、拓高樂體育娛樂中心、樂動錸鍶集團青島總部等項目穩步推進,共計儲備大型賽事、展會、服務綜合體等項目近50個。
同時,現階段青島與體育強市的建設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健全體制機制、優化產業政策、打造產業平臺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提升,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持續釋放體育消費潛能,爭創國家體育消費活力城市。
繼續辦好青島時尚體育消費季、時尚體育節、“青島杯”時尚體育聯賽等活動,不斷創新體育消費新場景,大力促進體育休閑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加快推動“體旅融合”發展,協調相關部門開辟2-3處潛水海域,出臺青島市海上旅游運動船艇管理辦法,支持創建石老人海水浴場等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一批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利用體育賽事引流效應,培育“跟著賽事去旅行”示范項目。發揮體育產業誠信聯盟、預付資金監管平臺作用,優化體育消費環境。
二、加大服務體育企業力度,激發體育市場主體活力。
制定出臺關于加快青島市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在社會力量投資建設體育設施、舉辦有重大影響力的賽事等方面出臺扶持政策。做好高水平職業體育俱樂部、星級體育健身俱樂部、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單位、示范項目等扶持獎勵資金的兌現,確保現有政策在體育企業落地落實。協調銀行等金融機構,研發適合體育產業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拓寬體育企業融資渠道。鼓勵體育企業上市發展,積極幫助本地企業開拓市場、做大做強。
三、搭建體育產業發展平臺,推動關聯產業融合發展。
高標準舉辦2024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打造推動體育產業合作發展的招商引資平臺。統籌現有市、區兩級資源,建立體育產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指導組建市級體育發展集團,打造市級一體化體育產業平臺。會同即墨區、嶗山區和西海岸新區規劃建設1-2處高品質體育產業園區,吸引優質體育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落戶。打造2-3處智慧化體育場館示范典型,培育數字體育新業態。指導創建1-2個國家和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單位、項目),爭創省級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四、大力開展體育領域招商引資,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加強與國際體育組織的溝通對接,加快推動羽毛球、藤球、電競等國際協會組織總部或分總部落戶青島,不斷提升青島體育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綜合實力企業,全國體育企業50強等頭部企業,走出去開展招商引資,支持各類體育企業在青發展。積極引進沙灘排球、沙灘藤球、跆拳道、ONE冠軍賽等國際體育賽事,加強體育競賽表演所釋放的經濟社會效益,逐步打造賽事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