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2日訊 60年輝煌,濃縮成八臺精品,盡顯歌舞劇院舞臺風采。11月12日晚間,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60周年藝術成果展演季在市人民會堂以歌劇《馬向陽下鄉記》啟動首演,現場觀眾感受到了這部文華大獎作品的藝術魅力。劇院方面介紹,在接下來兩個月時間里,歌劇、舞劇、曲藝專場、呂劇專場、交響音樂會、民樂音樂會、流行歌會等多種形式的精品作品輪番上演,歌舞劇院各個團隊優秀演員將登臺展示各自專業;成軍六十年來,歌舞劇院發展出了完備的藝術門類和卓絕的藝術水準。此次展演季把好戲送到市民身邊,讓觀眾感慨:青島人自己的歌舞天團歷經風雨后仍然正值當打之年。

好戲連番,部部精品
“歌舞劇院60周年藝術成果展演季”堪稱2020年末青島本地演出市場的最大手筆。12日、14日,“文華大獎”劇目《馬向陽下鄉記》《紅高粱》將相繼搬上人民會堂舞臺。這兩個大獎作品近年來在國內連續巡演,也是歌舞劇院的“當家花旦”。11月18日,《藝路有你》曲藝名家專場晚會將在李滄劇院上演。歌舞劇院曲藝團在繼承老一輩藝術家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許多年輕藝術家的蓬勃朝氣,膠東大鼓、快板書、相聲、評書、山東快書、小品、魔術等曲藝類型樣樣好看。呂劇也是歌舞劇院的優勢項目。《呂韻悠長》呂劇經典名段演唱會將于12月2、3日在永安大戲院開唱。《熬雞湯》 《黃河水》《喝面葉》《江姐》《王小趕腳》《龍鳳面》等經典呂劇唱段,讓戲迷過足戲癮。

歌舞劇院在交響樂、流行音樂領域也保持著極高的水準。11月22日,《青島之戀》段存洲作品音樂會將在李滄劇院奏響,音樂會精選了段存洲五首以青島為主題的交響、管弦曲目,作為一次對家鄉的贊頌和眷戀的情感表達。歌舞劇院打造的大型直播歌手競演節目《云上歌王》第一季將于12月28日在夢幻劇場開啟,為島城觀眾打造一場家門口的“好聲音”大賽。歌舞劇院還準備了兩場高雅音樂演出。2021年青島市新年民族音樂會將于12月21日在人民會堂奏響新年之聲,民族樂團特邀了中央民族樂團常任指揮袁貝指棒,以全新的民族管弦樂合奏曲目營造新年喜慶氣氛。2021年青島市歌舞劇院新年交響合唱音樂會將于12月29日在人民會堂上演,著名指揮家徐東曉和劇院交響樂團、合唱團一起,用經典交響樂為島城觀眾奉上一臺精心策劃的“合家歡”音樂盛宴。

名家耆宿祝福歌舞劇院
在《馬向陽下鄉記》現場,眾多島城演藝界名家耆宿匯聚一堂,表達對歌舞劇院的深厚情感。島城著名舞蹈家徐重恩表示,自己親歷了歌舞劇院六十年來的風雨歷程,歌舞劇院從一開始“只會舞、不會唱”到現在憑借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拿下文華獎,貫穿著劇院團隊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歌舞劇院現在欣欣向榮,近年來的代表作《紅高粱》、《法顯》我每部都來看,有的還要看兩三遍。我感覺現在的演員一代比一代強,沿著這個方向發展,劇院大有前途。”原青島市曲藝團團長耿殿生剛入行時曾在歌舞劇院擔任打擊樂演員,他歷經了歌舞劇院一步步發展壯大的過程,“歌舞劇院的發展特別快,有歌舞有呂劇有曲藝有交響樂民樂等,種類特別多,發展太快了,演員也特別好。看著年輕演員的成長,我作為老一輩很激動,希望歌舞劇院越來越好,繼續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徐重恩把畢生精力奉獻給舞蹈事業。

曲藝名家耿殿生對歌舞劇院感情深厚。

張樂群透露歌舞劇院新作《國·家》進展順利
原青島市歌舞劇院院長連新國從1970年就加入劇院,“我是在青島歌舞劇院成長起來的,歌舞劇院打造了《馬向陽下鄉記》這樣優秀的藝術作品,我深深為同事們驕傲。我特別高興年青一代抗上了主要角色,擔起了重擔,他們是青島市文藝將來的頂梁柱。”在青島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樂群看來,劇院六十年的發展歷程凝聚了老一輩藝術家的心血,“他們不僅創作了優秀的劇目,還留給我們很多優良傳統。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我們秉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近年來創作了《馬向陽下鄉記》《紅高粱》等大獎曲目,我們這次展演季把八個劇種藝術成果展現給市民。”談及未來的發展構想張樂群表示,“劇院將繼續堅持‘以社會效益為首,經濟效益相結合’的發展思路。明年我們計劃創作大型民族歌劇《國·家》,這部戲已經被文旅部評為‘2021年中國民族歌劇重點扶持項目’之一;在文旅部辦公廳剛剛頒布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名單里,我們歌舞劇院就有《國·家》《馬向陽下鄉記》兩臺作品入選。這是我們劇院的大喜事。明年我們會把精品創作當做首要任務,通過我們的院線展現給市民。”(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