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3日訊 剛剛落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青島“千人豪華交易團”頻頻與牽手世界,抓機遇,促合作。海爾生物則是進博會“青島軍團”當之無愧的代表企業。
作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進博會期間,海爾生物依托海外子公司海特生物亮相,集中展示了創新性的全場景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發布全球首個物聯網生物安全云生態,成功牽手世界頂級行業資源,展現了青島企業從自主科技引領到構建場景生態的創新力和成長力。
企業是激蕩城市發展最大的活力源泉。海爾生物是從青島這座創業城市之中成長起來的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企業。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海爾生物正在積極融入青島開放發展大勢,以自主創新實現科技產品和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高質量供給,把自己變成集聚資源的平臺,構建全球生物安全優質資源耦合的生態“引力場”,領跑生物安全賽道。
引領創新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打造新增長點
持續創新全球引領的自主科技,為海爾生物在扎根生物安全領域、引領行業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一代科技革命蓄勢待發,創新的作用之突出前所未有。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把創新成果變成是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這就需要海爾生物這樣既有創新研發能力、又足以把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企業。
在不斷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創新史上,海爾生物曾經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深耕超低溫技術領域,海爾生物率先自主創新研發出中國第一臺低溫制冷箱體類產品——超低溫冰箱,打破國際壟斷實現進口替代。
洞察時代變革的前音,海爾生物對技術的探索不止于超低溫領域。通過前瞻布局物聯網領域等未來核心關鍵技術,海爾生物面向生物樣本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藥品安全及實驗室安全等領域持續創新,形成了全場景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
進博會啟幕前不久,以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浚領銜的十余位專家組成的評審組給出了權威鑒定,海爾生物“基于電子配血和RFID技術的物聯網智慧血液管理系統、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疫苗智慧化管理系統、雙系統風冷-30℃低溫保溫箱研制、空氣流場設計關鍵技術在生物安全柜上的應用”四項科研成果均屬國際領先水平。
從受制于人到國際領先,海爾生物走出了一條中國科技企業創新的引領之路。截至目前,海爾生物共計擁有288項專利,34項美國能源之星認證,牽頭或參與起草9項國家、行業標準,1項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基本涵蓋了全部生物醫療低溫存儲產品,領跑生物安全賽道,搶占生物醫療科技制高點,推動公共衛生和生物安全產業升級。
創新為海爾生物不斷創造新增長點。海爾生物三季報顯示,生物樣本庫場景(含第三方實驗室產品業務)收入增幅26.72%,藥品及試劑安全場景收入增幅14.00%,疫苗安全場景收入增幅132.70%,血液安全場景收入增幅9.14%。
擁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造平臺集聚全球優質資源
把企業變成聚合資源的平臺,讓優質資源要素在此不斷耦合,才能像“滾雪球”一樣不斷擴大生態。
在進博會期間,海爾生物彰顯了強大的生態“引力場”,一天之內擁抱兩家生物安全領域頂級資源,把以物聯網技術為導向、生態圈共創的模式實踐進一步深入。
世界上最大的分析檢測、精準診療儀器生產制造商珀金埃爾默來了。珀金埃爾默與海爾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在研發、產品、渠道等資源方面深度合作,開發出以物聯網技術驅動的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共同促進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牽手行業巨頭,海爾生物向診斷領域延伸布局。
法國優秀百年疫苗生產企業賽諾菲巴斯德來了。賽諾菲巴斯德與海爾生物就“疫苗智慧管理與服務”達成戰略合作,基于“打造優質、高效的智慧疫苗接種生態”這一共同目標,雙方將通過物聯網+數字技術在疫苗管理領域的應用,推進構建疫苗智慧管理與服務模式。
在描繪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工筆畫”中,海爾生物也不斷貢獻著精彩的筆觸。
海爾生物將“疫苗網”科技生態模式廣泛復制到埃塞俄比亞、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同時,還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等機構共創陽光疫苗生態,進入包含“一帶一路”沿線的78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守護全球2億兒童健康,實現“陽光所到之處,疫苗觸手可及”。數據顯示,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疫苗冷鏈長期采購合同供應商,海爾生物市場占有率連續三年接近30%。
在倫敦大學的新冠疫苗研發小組,在伊拉克巴格達的醫療機構,都可以看到海爾生物物聯網生物安全設備的身影。
主動擁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融入青島開放發展大勢,海爾生物正在搭建資源要素流動的平臺,將生物安全頂尖資源引入中國市場,形成生物安全場景解決方案服務全球。
物聯網生態實現高質量供給,夯實生物安全新基建
全球疫情讓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作為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鏈條構建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的“四梁八柱”,《生物安全法》的出臺正當其時。
在進博會期間,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物聯網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承辦“物聯網醫療新基建”生態創新論壇,舉起“生物安全新基建”的大旗,圍繞“如何通過科技賦能生物安全新基建”,盛邀行業大咖商談獻策。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海爾生物依托生物安全新基建領域的實踐也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推動公共衛生生物安全體系完善創新。
論壇上,亞太生物安全協會主席、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美國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武桂珍表示,面對人類未知的新冠病毒,不僅要加強生物安全立法支撐,還要充分運用科技創新成果,堅持科研、臨床、防控一線相互協同和產學研各方緊密聯系,并通過加強國產化設備研發,加速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布局和建設,破解生物安全領域卡脖子問題。
作為對專家期許的積極回應,海爾生物在論壇上發布全球首個物聯網生物安全云生態,構建生物安全大數據中心,為國家構建生物安全體系奠定數字化基石,助力夯實生物安全新基建。
對此。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穩夫表示,“與別人賣單一的低溫存儲產品不同,海爾生物提供的是全流程物聯網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構建生物安全云生態,將攸關方鏈接起來,組成一個共創、共享、開放的生態體系?!?/p>
深入挖掘防疫各環節、各場景的不同需求,海爾生物攜手生態伙伴的創新案例比比皆是。
8月,海爾生物聯合濟南市疾控中心,在國內首創智能互聯生物安全實驗室——海爾“云眼”智慧實驗室,不僅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及時化、可視化、智能化、遠程化的實驗室管理方案,確保人、環境、設備、樣本安全可見,也開啟了生物安全實驗室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
10月,青島市城陽區疾控中心牽手海爾生物共建的全市首個安全采樣艙場景方案正式落地,通過配備正壓新風系統、空氣過濾系統、體溫測量系統、病毒消殺系統及液晶顯示系統等,為醫護人員的安全添加了多重保障。
此外,物聯網轉運箱、移動檢測方艙、環境消殺、生物樣本庫等一個個創新產品及場景方案,不斷從海爾生物誕生。從武漢金銀潭醫院到鐘南山院士領銜的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再到武漢中部戰區總醫院的“高防護級別帳篷實驗室”,海爾生物公共衛生全場景生態在抗疫一線為生物樣本和醫護人員筑起安全屏障。
通過與生態伙伴共建生物安全新基建,海爾生物正在成長為新物種爭相萌生的物聯網生物安全生態。
這樣蓬勃的新物種創新生態,是青島這座創業城市正在全力營造的環境。激活創新基因,海爾生物構建資源要素加速流動的平臺,搭建持續迭代、不斷演進的科技生態,成長為新發展格局下全球生物安全領域的生力軍和領跑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