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也有過跟異性頻繁聊天的經歷吧。
已經想不起來最開始是因為什么了,印象中忽然從某一天開始,有個人頻繁出現在你的對話列表里,跟你分享日常,每天互道晚安。
后來你們更加頻繁地對話聊天,從興趣愛好聊到未來規劃,從“中午吃啥”到接下來的安排這種事無巨細的小事,他都會一一跟你報備,還會經常發來照片和小視頻。
你們甚至會談論觀點性很強的話題,還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面。喜好相同、聊得投機,連星座都意外地般配,讓你有種跟他很合拍的感覺。

聊天時他妙語連珠總能講出讓你臉紅心跳的話、輸出新鮮的觀點,你在屏幕的另一頭試圖找一些有趣的話題,想一些好玩的梗來回應他。
好奇和新鮮,讓你產生了一絲戀愛的錯覺。你把相冊封面換成了符合他審美的圖片,在朋友圈發自拍只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分享歌單就像是遞給他的另一只耳機。
長期高頻率的聊天,很容易在精神上造成一種“互相依賴,互相陪伴”的感覺。你慢慢熟悉了他的說話方式,習慣了在晚上八點左右收到他一連四五條微信,也習慣了以他的“晚安”作為對話的結尾進入每天的睡眠。

你開始想要多了解他一點,幻想與他見面,期待說出去的話都有回應,希望他對你也擁有相同的心動和感覺。
//
在某個夜晚,你像往常一樣在家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但你的手機沒有如往常那樣響起。你低頭看了看時間,打開手機確認一下網絡通暢再鎖屏,然后繼續一邊看電視一邊等待。
但時間過去了十五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候,你根本不知道電視演了什么,劇情進行到了哪里,那些都是吵鬧且不重要的背景音。你的余光始終瞟向放在桌子上的手機,但手機的屏幕始終沒有亮起,你空落落的,說不上為什么。

直到到了該上床睡覺的時間,還是沒有等到他的微信。你合上眼睛卻怎么也睡不著,腦子里都是他曾說過的讓你心動的字句。
第二天你還是重復著同樣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度過了一整個晚上,等待讓你枯萎,你躺在床上意識到自己失眠了。你一氣之下關掉消息提示假裝沒有在等,刪掉對話框假裝并不在意。
你討厭心情會被一個微信提示音擾亂的感覺,更討厭需要試探和揣測的關系。

但你自己知道,無所謂和不在乎全都是假的,你早就被失落和不安緊緊包圍得透不過氣。
你膽怯緊張地打下一行“這兩天是不是挺忙的呀”,再一個字一個字刪掉。你存了“寶你怎么不理我了,今天群發消息沒選上我嗎”的熊貓頭表情包,也只是安靜的躺在相冊里,沒勇氣發給他。
你開始思考是不是自己之前說錯了什么話,你甚至想怒氣沖沖地跑去質問他到底什么情況,但發現自己好像根本沒有立場。你告訴自己“人家忙不忙,在忙什么,用不著跟我匯報呀”,畢竟說到底,你們并沒有任何實際的關系。

人類的關系就是這么脆弱,就算曖昧的話題都說盡,就算用寵溺的語氣說過“要乖”、“今天要記得想我”、“不要背著我跟其他壞小孩聊天哦”。轉頭兩天不講話,也就這么斷了聯系。
//
頻繁的聊天,太容易造成親密的假象了。
新鮮感出現的時候,總覺得彼此有著說不盡的默契,曖昧上頭的那幾秒像極了愛情。
那些分享日常吃喝拉撒、今天干了啥事的圖片,總覺得是專屬于自己的獨家視角,殊不知這種內容可能在對方的世界里,有著太多收件方。
很悲傷的是,就算頻繁找你聊天未必代表什么,或許這只是他用來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

人們總是把頻繁的聊天誤認為是心動,會對異性心動,也有可能對同性心動,讓人產生戀愛的錯覺,但那終究不是愛情,只是一場Crush。
那個Crush的時刻,通常出現在人很孤獨的時刻,一個悄然而至的問候,就有可能撫慰到我們脆弱的小心臟。但這份心動很有可能只是錯覺,或許你也不一定是多么需要跟他聊天,你需要的只是一個陪你打發無聊時光的人罷了。
等不來他的消息也不要再等了。他不找你聊天了就去追追劇、刷刷微博、打會兒游戲,實在不行找其他人聊會兒,給自己找一點事兒做就行。
聊久了難免會產生依賴感我知道的,但愛情應該是雙向的,明確的。所有讓你為之困惑的,你都該重新考慮一下這段關系。在等待中痛苦的人,可以試試停下來,幾天下來,或許你會發現 move on 其實也沒那么難。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覺得頻繁聊天是愛情序幕,還是偶爾的心動?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