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2日訊 現如今,各類網絡支付方式應運而生。“某唄”是由支付寶提供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用戶可憑信用額度購物,在方便大眾生活的同時也伴隨著資金的風險。
11月10日,在膠州灣工業園某有限公司的員工申某報警稱:自己支付寶中的“某唄”被人套現12000元并轉走。接警后,膠州市公安局云溪派出所民警立即開展調查。經分析研判,鎖定韓某(男,32歲,膠州人)有作案嫌疑。就在民警準備實施抓捕時,韓某得知受害人申某已經報警,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主動到云溪派出所投案自首,向民警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原來,申某和韓某是同事也是好朋友。11月9日,韓某因自己“某唄”欠了很多錢無法償還,遂產生盜刷申某支付寶“某唄”的邪念。當天晚上,韓某告訴申某自己的手機屏幕損壞,想借申某的手機用一下,并告知單位進行人口普查需要身份證,將其身份證也索要過來。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發現申某的支付寶賬號處在登陸狀態,通過申某的身份證,將“某唄”的支付密碼進行了更改。因韓某前期多次通過某手機店進行“某唄”套現,于是登錄申某的支付寶,通過手機店套現支付“某唄”額度12000元。目前,韓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膠州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在網絡支付便利的今天,不要輕易將手機、身份證借給他人使用,以免泄漏個人信息或是被他人盜刷支付寶、微信。如果遭遇到類似財產損失,當事人應保留好相關證據并及時報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匡彤 文/圖)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