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學藝”“用500元重啟人生”……夜校的風吹到青島,也吹暖了這個春天。許多年輕人在上班之余報名夜校課程,或揮墨撫琴,重拾兒時興趣;或插花品茶,享受生活的小確幸;或學習現代技能,拓展副業邊界。價格親民、課程豐富的夜校不僅滋養了城市青年的精神世界,也為城市的文化發展注入新動力。
夜校的出現,體現了城市對青年人才的關注。城市發展離不開青年人才支撐,夜校為他們提供了學習和成長的平臺,不僅傳授計算機編程、短視頻制作、電商直播等新技能,而且提供了一個溫暖驛站,幫助不同職業和背景的年輕人找到現實社交的出口,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新的社交圈。這種跨界讓青年群體更加融合,也讓他們對城市有了更強的歸屬感。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的夜校還有了新面孔。日前,全市首個非遺夜校在平度揭牌,這是探索“非遺在社區”傳承推廣的新方式,也是鏈接非遺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新路徑。相比走馬觀花式地參觀展覽,非遺夜校讓市民有了動手參與的機會,也讓城市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另外,隨著“夜校熱”的興起,相關文化活動也應運而生。一些藝術類的夜校課程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為藝術表演、藝術品銷售和藝術展覽帶來了可觀的流量。夜校或可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發展文化產業的新支點。
除部分區市依托公共文化機構開設公益夜校外,商業性夜校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由于尚無官方備案機制,不免有“野蠻生長”的情況,如缺乏辦學資質、收費混亂、教學質量差,甚至有網友認為,一些企業開設夜校就是“賺快錢”。對此,有關部門應及時出臺相關規范,為優質機構提供備案、審核等服務,整治行業亂象,引導夜校健康發展。同時,相關服務機構也要創新教學產品和經營模式,避免“夜校熱”曇花一現。
夜校的風,不僅是一股學習的熱潮,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期待各方協同推動,讓夜校成為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的紐帶,讓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