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閏年加雙春,民間有“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的說法。2020年又是本世紀唯一一個雙對稱偶數年,在匯集眾多吉祥寓意的2020年,青島婚慶行業的發展如何呢?連日來,早報記者對島城婚慶市場進行了調查。往年青島婚慶市場,呈現出5、6月份和9、10月份雙頭部的“M”形。今年的婚慶市場從前3個月的停擺,到5月份的緩慢爬升,再到9、10月份的連續爆棚,走出了“J”形。
2月-4月
市場陷入停滯,婚慶人堅守忙“充電”
11月10日上午,在李滄區青島喜洋洋婚禮會館,總經理宮欽華忙著接待一對新人,雙方正在溝通明年5月份的婚慶方案。宮欽華是青島市婚慶禮儀協會評選出來的“婚禮管家”,這是宮欽華當天接待的第三撥新人。跟當下的忙碌相比,年初的島城婚慶市場卻是以“停擺”開局的。
宮欽華從業有12個年頭了,是青島比較早的一批婚慶從業者。談起今年的婚慶,她先給早報記者做了一下科普:“青島的婚慶是從北上廣以及南方城市學習來的,從最初的搭建塑料花婚車,到鮮花裝扮婚車、氣球拱形門,到后來的婚慶策劃、婚紗攝影、主持人團隊,出現了‘八大金剛’的說法,延續至今‘四大金剛’成為業內最主流的說法,也就是指婚慶一條龍中的司儀、化妝師、攝影師和攝像師。”
“年初受到疫情影響,全國婚慶市場普遍陷入停滯狀態,從2月至4月,新人們紛紛取消或者是推遲婚禮。”宮欽華說。
“我們是從4月12日開始復工的。按照原先的估計,2、3月份的接單量應該是創新高的,但是因為疫情的沖擊,我們這兩個月的業務基本上是‘零’,本來要創新高的,變成了創新低。”從業也有12年的主持人于德升說,4月份也是受到了一些影響,像西海岸新區只有一家酒店營業,婚慶都集中到這家酒店。
微映畫影像的創始人韓珂鵬介紹,今年疫情對上半年的婚慶攝像影響比較大,2-4月份幾乎沒有業務。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婚宴銷售副總監高爽也表示,今年2-5月份他們的婚宴全部停止了。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11月10日,今年全市共有4萬對新人登記。青島市婚慶禮儀協會副會長田軍告訴早報記者,全市大大小小的婚慶公司有上千家,大約有上百家公司出現了經營困難,甚至有一些退出了市場。2-4月份全市大約有4000多對新人取消了婚禮,這個數字占到了今年新人登記數量的一成。
不過,面對婚慶的寒冬,更多的婚慶從業者選擇了堅守,主持人于德升說,他們團隊正好利用3個月時間進行充電學習,進一步提升主持人的素養。
5月-8月
開啟回暖模式,淡季不淡一片繁忙
“青島的婚慶市場,進入4月底開始全面復工,進入5月逐漸回溫,6月加速回暖,7月、8月出現淡季不淡的景象。”田軍說。
宮欽華說,他們會館從5月份開始,業務量逐步增加,跟往年相比,今年的婚慶業務提前進入高峰期,7、8月份上升幅度非常明顯。
11月15日,怦然映像的創始人孫鵬剛從廣州旅拍回來,他告訴早報記者,“我們公司從4月開始陸續接待一些拍攝訂單,進入5月份,業務量不斷增加,6、7月份業務量增速更快。以前我們是到美國、歐洲、西班牙旅拍,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旅拍變成了國內為主,很多新人喜歡到三亞、敦煌旅拍,國內旅拍成為了新增長點。”
魯商凱悅酒店市場銷售總監郭莉介紹,他們酒店從今年5月中旬開始啟動婚宴服務,之后業務量不斷增加,7-9月份的每個周末人數都不少。十一期間,他們酒店每天都有8場婚宴,雖然人數有所減少,但是人均消費水平比去年增加了。
9月-10月
中秋遇上國慶,婚慶市場創造新紀錄
“今年上半年很多新人推遲婚禮,導致了下半年的婚慶‘大日子’扎堆情況尤其厲害。”主持人于德升說,婚慶主持這一行今年6月份基本上恢復正常了,9、10月份扎堆特別厲害,特別是十一期間,他基本連軸轉。10月4日,他一天接了4場婚慶,其他時間是一天一場,彩排完了接著主持,主持完了繼續彩排。
韓珂鵬說,他們從9月26日到10月13日,攝像業務就沒有停過,十一期間公司每天都有10多場婚慶攝像活動。今年的工作量也創下了公司開業6年來的最高紀錄。
田軍說,2009年中秋節第一次成為公共假期,當時有記者問他這對婚慶市場會不會產生影響,當時他說,按照傳統沒有人會選擇農歷八月十五這天結婚。但是,這個說法在今年的中秋節也就是10月1日被打破了。
“八月十五歷來是沒有結婚的,今年我走訪了一些婚慶公司發現,選擇這一天舉行婚禮的新人鼓了。據我們行內人士推算,這一天大約有1500到2000對新人舉行婚禮。”田軍說。
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婚宴銷售副總監高爽說,十一期間,他們酒店接待了30多場婚宴,比往年增加了三成多,創下了酒店開辦婚宴3年來的最高紀錄。
宮欽華說,去年十一期間公司接了26場婚慶。今年十一期間,他們會館共接了55筆婚慶業務。
鏈接
今年最后兩個月
登記新人有望沖高
“以往青島的婚慶市場跟旅游市場一樣,也存在淡旺季之分。每年適合新人舉行婚慶的日子也就110多天,往年的兩個高峰是5、6月和9、10月份。以前的青島婚慶市場走勢就像是字母‘M’,今年變成了字母‘J’。”田軍分析說。
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的工作人員介紹,因為疫情影響,今年前10個月的登記結婚的人數有所減少,但是根據往年的情況,今年最后兩個月很可能會出現沖高現象。
根據青島市民政局過去10年婚姻登記狀況大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9年,青島市共有64.9340萬對新人登記,平均每天有178對新人結婚。這10年間,青島市結婚登記數量基本上呈現逐漸降低趨勢。2019年,青島市共有52098對新人登記,這一數據比2018年減少4538對,比2011年減少26662對,創下近10年來新低。
田軍介紹,盡管新人登記數量有所減少,但是隨著經濟條件的進一步提升,島城的婚慶市場發展勢頭不減。2008年的數據顯示,每對新人僅結婚當天的消費就在3萬到10萬元不等,青島市婚慶消費已達到26.5億元左右。
目前,全市從事婚慶業的企業和個體戶有上千家,從業人員超過兩萬人,婚慶服務的內容包括婚禮策劃、主持、化妝、婚車租賃、攝影攝像等10多個項目。隨著“90后”紛紛步入適婚年齡,個性化、小眾化、定制化婚慶成為新熱點。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平均每對新人結婚消費超過20萬元。照此推算,島城婚慶市場規模高達上百億元規模。
“未來,婚慶行業將呈現跨行業、多業態的創新發展模式,產業鏈條將進一步拉長,婚慶市場的發展將迎來加速洗牌、融合的階段。”田軍分析說。(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動起來 連續工作30個小時
一名婚慶老板微信朋友圈里的2020年“打拼之路”??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島城眾多婚慶從業者忙碌的節奏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就是生存下去的壓力。從選擇堅守,到回暖爆發,再到現在忙得連軸轉,90后創意婚慶人王晶晶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記錄下了自己的2020年婚慶行業打拼之路??
堅持再堅持
“疫情之下,我和公司都快熬不住了。”——2月2日王晶晶朋友圈
11月10日,在市南區東海西路一處商務樓里,記者見到了禧趣婚禮創始人王晶晶,這名青島女孩之前在北京、廣州的傳媒企劃行業里歷練多年,3年前回青島創業做婚慶創意。“婚慶這行很苦,但我感覺也很酷,能參與到別人的喜悅中,促成一件件幸福發生。”王晶晶說,從2018年自己創辦創意婚慶公司后,借助在北上廣等城市的新潮理念,公司一直比較順利,如今公司已經有10多名員工。
2020年,在王晶晶的計劃里,是要大展拳腳的一年。年初的一場疫情給婚慶行業按下了暫停鍵,所有接下的訂單、做好的準備,全部無限期暫停。
“整個婚慶行業都是如此,那段時間天天待在家里。”王晶晶回憶,在家上班的日子里,她只能在朋友圈里展示公司私人定制婚禮一些圖片,繼續做好宣傳工作。“公司員工都在家里待命,我們通過網絡和客戶溝通,主要是新人們的婚禮紛紛延期,做好時間統籌安排。”王晶晶說。
“青島的婚慶公司有數百家,盡管門檻很低,但要干好卻是個技術活和良心活。婚慶行業的每一個工種都需要長期操練才能成為熟手,我的員工都是寶貝,我必須留住他們。”王晶晶說,她想盡辦法給員工按時發工資,并繳納房租。
3月15日,在王晶晶的努力下,公司全面復工。整店每日消毒、全員核酸檢測等是復工之初最重要的事情,每天同事之間相互鼓勵、交流設計風格,等待第一撥客戶能夠到店成了最大的期待。
速度與激情
“全面備戰,我們在這里等你們。”——5月17日王晶晶朋友圈
堅持就是勝利,王晶晶和小伙伴們繼續往前沖。經朋友介紹,王晶晶合并了兩家同行的公司,實現3個婚慶品牌的融合,業務從市南擴展到嶗山和西海岸。
4月份,王晶晶接到了今年以來的首筆婚慶訂單,新娘是援鄂的醫務人員,這個訂單讓全公司都積極行動起來,不但是終于有了新業務,更主要是新娘的身份讓他們肅然起敬,大家打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去準備這一場婚慶。
14天的隔離期結束后,新娘來到王晶晶的店里,公司創意策劃團隊設計了婚慶方案,為了表達對逆行者的敬意,公司特意贈送了婚車服務。
后來的婚禮上,現場播放了專門為新人準備的援鄂工作的VCR,整個婚慶辦得簡約而富有紀念意義,贏得了新人和來賓的贊揚。
王晶晶說,隨著“95后”新人占據婚慶市場的主流,他們普遍追求個性化、定制化。特別是今年疫情的沖擊,讓婚慶市場從原先的打價格戰,變成了打品牌戰,對于行業的挑戰越來越大。這就倒逼婚慶從業者必須優化經營模式,改變過去以量取勝的方式,變成以創意取勝。
“3月15日復工以來,截至今天,滿月宴10場、壽宴1場、訂婚1場、活動展2場、室內婚禮4場、目的地婚禮1場,承接集體婚禮,1個月超負荷完成,累并快樂著??”6月10日,王晶晶在微信上這樣記錄著。
從白忙到黑
“‘高考’第一天和第二天無縫對接了,忙里偷閑,然后收拾完去下一場報到了。”——10月2日凌晨4點王晶晶朋友圈
王晶晶告訴早報記者,每年的十一假期對于婚慶人來說都是一次大考,今年的十一期間更是忙得暈頭轉向,她干脆用“高考”來比喻十一期間的工作狀態。
上午忙婚禮,下午拆除物料,晚上還要趕下一場搭建物料,然后次日上午忙婚禮,下午拆除物料,再奔赴下一個婚慶現場??這樣周而復始,在整個十一期間,王晶晶的團隊共承接了13場婚慶,業務量是2019年同期的一倍還多。
王晶晶和團隊成員有時候一天奔波上百里,在各個區市間穿梭,最忙碌的一次他們連續工作了30個小時,咖啡、紅牛飲料成了他們的必備“提神干糧”。
“第8天,陪伴我們的是瑟瑟的海風、洶涌的海浪、浪漫的星空以及偷吃大蔥炒雞蛋的兩只貓??”10月8日凌晨3點10分,王晶晶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背景是她和小伙伴們在海邊布置婚慶儀式的場景。
王晶晶說,跟往年相比,今年的婚慶流程簡化了很多,很多新人也縮減了開支,婚慶費用從原先的10萬元左右縮減到四五萬元。此外,戶外婚慶越來越受到新人的歡迎,還有“私奔婚慶”也就是目的地婚慶成為新潮流。
“迎來收工的曙光,明日‘高考’最后一天,小伙伴們堅持就是勝利了。”10月9日,王晶晶在微信朋友圈里說。
夢想終實現
“日子與夢,不分伯仲。”——10月24日王晶晶朋友圈
十一長假過后,王晶晶和她的小伙伴們稍微休息幾天,又繼續忙碌起來。
王晶晶(右一)和伙伴們忙碌著。
“現在定制小眾婚禮的人越來越多了。青島成為很多外地新人們的目的地,他們喜歡遠離城市喧囂,為愛奔赴山河。”王晶晶說,婚慶是一個創意產業,更是一個美麗產業,婚禮真的可以辦得有趣,而青島這些年來的魅力越來越大,正朝著國際時尚城的方向發展,這是她和同行們相信青島婚慶事業會越來越好的底氣所在。
現在看來,王晶晶年初大展拳腳的夢想雖然推遲,但終究還是實現了。
“花開芬芳,唯有你能入我心,三千繁華,這流連的婉轉情思,終將成為記憶深處的一朵清淺的花,驚艷了時光且溫暖了歲月,遇見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王晶晶說,婚慶事業對于自己來說,就是那朵“清淺的花”,一定會驚艷時光且溫暖歲月??(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圖片由采訪者提供)
忙起來 酒店迎來“甜蜜檔期”
9月份以來島城各大酒店每逢周末新人扎堆辦婚禮
“一生兩人三餐四季”是許多人都期盼的幸福生活狀態,對于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們來說,更是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結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挑個好日子、選個好時辰,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攜手走進人生新的階段,是新人們的共同期盼。今年又恰好是諧音為“愛你愛你”的2020年,青島不少新人早在春節前就定下了舉辦婚禮的日子。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不少新人的婚宴都延期到了下半年,自9
月份以來,島城許多酒店都迎來了“甜蜜檔期”,每逢周末,不少酒店里都有新人扎堆辦婚禮,熱鬧的婚禮場面又回來了??
探訪
酒店婚宴走出“陰霾”期
上周末,在玫瑰花的簇擁之下,伴著甜蜜的香薰,在位于彰化路的一家灑滿陽光的酒店客房里,新娘王敏正忙著梳妝打扮,王敏說為了當天的婚宴,她在3個月前就預訂了酒店。王敏表示:“當時還可以,如果再晚一點,可能就比較難訂了。”
酒店負責人劉經理介紹,自11月份以來,每逢周末,酒店每天都有兩到三場婚禮接待。目前,婚宴預訂的檔期已經排到了明年。“十一黃金周是一個相對密集期,11月、12月、農歷新年前,都是舉辦婚禮的好季節。到了年底又有很多公司開年會,婚宴的場地就更加緊俏了。
“隨著疫情的消散,我們酒店婚宴預訂逐漸走出了陰霾,迎來了 ‘陽光燦爛’的復蘇期。”劉經理告訴記者,自今年疫情以來,酒店婚宴預訂量大幅下降,自年初至5月底,酒店僅接待了3場婚宴。“2月初我市下發文件,要求停止各類形式和規模的家庭聚餐、婚宴等飯店聚集性用餐后,我們酒店就不斷收到新人們推遲婚宴或取消婚宴的電話,多的時候每天能接到10多個電話。”劉經理說,疫情期間雖然不能舉辦婚宴,但是酒店的員工也一直沒閑著,大家利用這段時間學習企業文化、開展技能比武等,為日后的工作積蓄能量。“自6月份以來,酒店婚宴預訂才逐漸有了起色,直到9、10月份才全面好轉。”劉經理說,9月份,他們酒店一共接待了20多場婚宴,每場婚宴大約在15—20桌客人,每桌起訂金額為7000元左右。“11月份已經預訂出10多場婚宴,我們現在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往日忙碌、熱鬧的景象又回來了,我們累點也高興。”
9月份以來,島城各大酒店迎來婚宴高峰期。
此外,記者從島城其他酒店了解到,今年每對新人的婚宴預訂桌數相比去年有所減少,一般婚宴預訂都在15桌左右,每桌消費在5000元到6000元不等。
實招
推出餐標降檔等措施
記者了解到,今年疫情期間,在島城許多酒店為新人們提供免費延遲婚宴的同時,還有不少酒店通過精細宴會廳設計、免收服務費、加贈禮品等方式,吸引新人預訂。“新人們舉辦婚禮,一般會從風格主題、婚禮預算、婚禮時間檔期等多個方面考慮,而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酒店特別采取了餐標降檔、設定特價檔期等優惠措施。”從事酒店婚宴行業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酒店共設有6個不同價格檔位的婚宴標準,以往的高檔宴會廳現在可提供中檔宴席,既能保證婚宴一定的水準,價位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受到新人們歡迎。
王先生介紹,除了宴會廳優惠外,像可以舉辦戶外婚禮的草坪、蜜月婚房、酒店服務費等也都有了優惠折扣。王先生說,“婚宴這種熱鬧的儀式,圖的是喜慶的氛圍,疫情的到來雖然對傳統習俗的酒店婚宴、婚禮布置影響很大,但顯然這股消費正在蓄勢待發,此外,島城高星酒店婚宴11月份、12月份基本訂滿。”
特色
戶外婚禮受新人追捧
記者調查發現,為了緩解室內婚宴場所緊張的問題,島城不少酒店利用自身海景或是花園優勢推出了戶外婚宴,沙灘、草坪、露臺都成了新人鐘情的特色場景。
在石老人附近的一家酒店,上個周末一共舉行了4場婚宴,其中兩場就是以“野餐”“草坪自助”為主打的戶外婚宴。如今85后、90后是結婚的主力軍,他們追求婚禮的品質和格調,強調與眾不同的創意,擁有別出心裁的想法和精致巧妙的構思,“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新人攜手邁進幸福的拱門,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相擁而舞,開啟人生新旅程”。
“傳統的酒店婚宴束縛太多了,而且事先要準備很多東西,酒席的桌數、座次的安排這些細節繁瑣到極點。這種婚禮感覺是為了別人而辦的,實在是太累了!所以我和老公打算辦一場浪漫的戶外婚禮。”在外企工作的孫女士前段時間剛和先生領了結婚證,但從今年過年時他們便開始籌劃自己的婚禮了。
據了解,室內婚禮使用宴會廳沒有場地費用,消費的僅僅是菜金和服務費,而室外婚禮有一部分場地費用的支出;另外室內婚宴多以中式圓桌為主,全部是傳統中式婚宴菜品,而戶外婚禮用餐方式比較多樣,可以同樣使用宴會廳用餐,如果參加婚宴的人數比較少,還可以采用西餐自助的形式,或者純中式的包間用餐。
講述
婚禮延期愛不延期
原定在今年3月21日舉辦婚宴的肖女士,受疫情的影響,連續兩次推遲了婚宴。直到今年9月20日,她和丈夫才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辦完了這場“遲來”的婚禮。“婚禮可以延期,但幸福不會缺席。”在肖女士看來,相愛的人在一起,每天都是“甜蜜”的,婚禮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或早或晚,并不會對生活有絲毫影響。
肖女士是一名媒體人,而她的丈夫則是一名警察,疫情期間兩人格外忙碌,幾乎沒有準備婚禮的時間。“我們年初就訂好了酒店,可是到了2月份,疫情形勢嚴峻,我們只好將婚宴延期至5月份。”肖女士說,“延期”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可是婚宴涉及到的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兩人抽空一一去協調解決。“婚紗、跟妝、攝影、司儀??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需要重新安排。當時我的攝像師在5月份已經有了預約,為此,我還要讓他再去跟對方協調,這期間的過程也是非常繁瑣的。”肖女士說,原本以為5月份可以正常舉辦婚禮,沒想到4月份疫情又來個“反撲”,眼瞅著婚禮又要“泡湯”,她又趕緊推遲時間,再一次將婚宴推遲到了9月下旬,直到疫情趨于穩定,這場“遲來”的婚宴才算大功告成。“原本3月份就訂好的喜糖禮包,就這樣一直到9月份才發到親朋好友手中,上面的時間也沒有更改,為此還時常被朋友們問起,印刷時間是不是搞錯了。”肖女士笑著說,這場婚宴雖然來得遲了,但是他們小兩口反而格外珍惜,更加疼愛彼此。
也許正如一首老歌中所唱:幸福沒有那么容易,所以才會特別讓人著迷??
鏈接
新人舉行在線婚禮
今年上半年,浙江寧波的鄔先生和任女士通過微信群與親朋好友一起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在線婚禮。將親朋好友邀請進群、新人們共同許下結婚誓言、在鏡頭前互相交換戒指??由于不想錯過從去年就定好的結婚日子,任女士與家人商量后,就決定按原定時間操辦起來。盡管這場婚禮只有短短的15分鐘,但各項婚禮的流程都包含在內,并事先進行了溝通和彩排。整個微信群內共有近百人參加,親友們在特殊時期足不出戶參加婚禮,共同成為了這對新人的愛情見證人。(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李彥宏)
拍起來 每年30萬新人婚紗游
前海一線、天主教堂、小麥島??我市已成為北方旅拍首選地
初冬時節,在浙江路天主教堂前、太平角的礁石上、八大關的公主樓旁??不時有一些新人在拍婚紗照,他們把一生中最美麗的時刻與島城連接在一起。
在他們看來,青島的浪漫似乎沒有季節的劃分。因為,青島的魅力,正如梁實秋所說的那樣“到處都是紅瓦的樓房點綴在蔥蘢的綠樹中間,而且三面臨海,形勢天成。”
10萬+,是爆款文章的代名詞。其實很多市民不知道,按照這個標準分的話,青島每年接待的旅拍新人早已經超過15萬對,在新人眼中,青島就是北方旅拍的NO.1。
現場
碧海藍天成旅拍背景
11月14日上午,碧空萬里,浙江路天主教堂前廣場上有不少新人在拍照,女的或是身穿大紅禮服、或是身裹一襲白色抹胸婚紗,她們手捧著鮮花,笑吟吟地看著身旁的戀人,被身旁的攝影師定格下一個個美妙的瞬間。教堂西側正好是一處斜坡,從西向東看去,高高的天主教堂雙子塔,正好成為新人們幸福時刻的最好見證。
教堂西側是一排迎春花,斜坡處還有咖啡店,一些攝影師就以咖啡店、旁邊的長坡為背景,迅速來一組街拍,在百年城市的印記與現代時尚氣息相交匯的地方,記錄下一對新人圣潔優雅的浪漫時光。一對新人告訴記者,他們從泰安專程到青島拍婚紗照,“在青島上大學期間,我們成為戀人,現在我們再次與青島相遇。”
教堂現場的值班人員說,從4、5月份一直到現在,幾乎每天都會有新人來拍照,今年十一期間,每天有60多對新人來游玩拍照。
在棧橋上,也有不少新人在拍攝,旁邊則是海鷗翔集,以回瀾閣為背景,新人們或是相擁、或是手牽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以天海為見證。
八大關,曾經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景區,上百套建筑匯集了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是名副其實的“萬國建筑博覽會”。四季常青的雪松、綠柏,還有薔薇、碧桃、楓樹、銀杏,是新人們流連忘返的拍攝勝地。
調查
新人旅拍鐘意“網紅”地
除了青島傳統的拍婚紗打卡地,最近兩年來,老城區的大學路突然火爆起來,成為很多新人慕名而來的“網紅路”,特別是大學路與魚山路的拐角處,紅色的圍墻宛如故宮的宮墻一般,帶給新人們一股復古風,吸引了眾多新人合影留念。在大學路拍完婚紗照,新人們可以到附近的咖啡店品嘗咖啡,愛情也像一杯卡布奇諾,濃濃眷戀著泡沫,青島老城區厚重的文化味道似乎也包含在里面。
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的,還有石老人浴場、小麥島公園。
在嶗山區石老人音樂季的強力推動下,石老人浴場迅速成為眾多新人們喜歡去的“網紅”打卡地,音樂、沙灘、綠地、咖啡店、24小時書店,還有酒吧、海鮮大排檔、商場、博物館、大劇院,在這里滿足了他們對于時尚的所有要求。
嶗山區文旅委文化處處長徐金宏告訴記者,“石老人沙灘是‘音樂網紅’打卡地,小麥島則是‘情侶島’。”面朝大海、風景如畫的小麥島公園,已然成為青島最具人氣的“網紅”打卡地。在小麥島公園,既有風平浪靜時細軟的沙灘,也有狂野不羈的礁石。除了海景,小麥島公園還有歐式大草坪,有具有年代感的石頭花墻,有網紅樹,有花海,有白色環島石子路。
近期,進島的小路已經修繕一新,并且增加了護欄,島上的雕塑也新增加了亮化設施。“在小麥島拍婚紗照,是因為這里的景色特別美,特別是海邊的紅礁石,配上遠處的高樓大廈,時尚感十足。”攝影師小李說。
數據
旅拍消費一年超20億元
外地新人到青島旅拍,一般選擇的區域在棧橋、天主教堂廣場、八大關、大學路紅墻、小麥島等地。
新人最愛到青島旅拍。七度影像供圖
青島七度影像創始人王強告訴記者,他們每年接待的旅拍新人中,本地人、外地人大約是各占一半。新人基本上是一兩天拍攝,然后花兩三天出去跟團游玩,拍攝費用基本上是1萬元,跟團游玩3天要花費1萬元。王強認為,旅拍本身就是時尚經濟,青島應該深度挖掘城市文化,打造更多的“網紅”打卡地,吸引新人們前來拍照、旅行。“青島的沙灘、礁石、大海、海島、老建筑都很有特色,再加上眾多文化名人的加持,將來的旅拍影響力應該會越來越強。”
“很多市民或許不知道,青島已經成為中國北方旅拍首選地,每年到青島旅拍的新人超過15萬對。”青島市婚慶禮儀行業協會副會長田軍說。田軍介紹,從2008年開始,旅拍在國內婚慶行業中首次出現,到2014年成為新人旅拍的主流,“新人在國內旅拍北方首選的是青島,南方則是三亞、大理、麗江等地,他們基本上是拍照一兩天,然后就是旅游。”旅拍的新人是高消費的群體,田軍說,目前青島旅拍價格從五六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平均下來一次旅拍的費用在1.5萬元左右,一年15萬對新人,算下來他們的消費規模要超過20億元。
說法
豐富業態
拉長旅拍產業線
“我們專門做過調查,省內很多影樓,每年都會帶著大批的新人到青島旅拍,青島的影樓每年也要接待很多外地新人。”田軍介紹,從全行業來看,外地新人占全年旅拍人群的六成以上,而且這個比重會越來越大。“為什么旅拍會興起?因為現在的新人大都是90后,年輕人崇尚個性化、訂制產品。青島作為北方頭號旅拍地,這是我們的一張時尚名片,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做大做強這個產業,這是未來5年婚慶行業的風口。”田軍說。“前些年,我們婚慶行業內又提出了‘目的地婚禮’概念,算是旅拍的升級版,就是將結婚儀式、攝影和度蜜月融合在一起,消費水平在國內達到數十萬元,到國外可能近百萬元。”田軍認為,現在“目的地婚禮”已經成為行業的新潮流。按照青島的城市魅力、旅游資源,他認為,青島文旅產業應該在這個新興市場中搶占有利位置。“我們需要進一步強化產品業態,拉長產業線,例如把影樓、婚慶公司、旅游景點聯動起來,推出新產品,推出一些適合新人的優惠政策,提供婚慶旅游的相關指南,吸引他們前來消費。”田軍最后說。
市南區文旅局旅游市場規劃科的鄒媛媛說,從2017年開始,市南區就舉辦青島婚戀文化周,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三屆。“市南區舉辦婚戀文化周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挖掘轄區文旅資源,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借助節會效應,打造北方重要的旅拍目的地。”
徐金宏認為,婚慶行業是時尚產業、文化產業,更是朝陽產業,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婚慶消費將保持高速增長趨勢。“面對新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我們在繼續打造石老人浴場‘音樂網紅’打卡地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提升這里的旅游功能、文化層次和質量,特別是要挖掘嶗山區的愛情傳說故事,打造嶗山專屬的愛情IP。”(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