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隨著市北區第三屆讀書節的啟動,無論是書聲瑯瑯的校園,還是靜讀愛書的家庭書房,或是“網紅”的城市書房,全民閱讀的氛圍愈發濃厚。近年來,市北區持續完善公共閱讀空間建設,優化城市“書”適圈,讓城區聽得到讀書聲,看得到讀書人,感受得到讀書氣。

4月23日,市北區啟動第三屆讀書節。崔冬妮 攝


一個濃縮書香、匯聚愛書人的空間能散發激勵氛圍,圖書館、城市書房等公共閱讀場所正是這樣的載體。
“座位很搶手,要找到心儀的位置,必須早點到。”上午9時,家住利津路的大學生李同學準時來到昌邑路城市書房,“離家近、環境舒適、氛圍又好,正好適合我來自習、看書。”在社交平臺上刷到這處城市書房,她便心心念念要來體驗一番。
去年年底,作為市北區圖書館昌邑路館改擴建工程,該城市書房一亮相,就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心頭好”。上下兩層,2500余平方米的開放式閱讀空間簡潔明亮,3萬余冊圖書陳列在一排排頂天立地的木制書架上,一盞盞墨綠色的臺燈擺放在原木色的書桌上,瑩瑩光亮中散發著這一方精神之地的光源。
設計風格清新獨特、細節處處花了心思,這里在拼顏值、卷功能的同時,服務也越來越寵讀者。考慮到部分讀者的晚間閱讀需求,4月6日起,昌邑路城市書房延時開放到晚上8點。

家門口就能免費借閱圖書,而且品類還很齊全,這個發現讓居民秦女士欣喜不已。“在周圍人眼中,我就是一個十足的‘書癡’。”在社區的借書登記本上,每隔幾個人就會出現她的名字。為了居民家門口樂享讀書,市北區137個社區均配建圖書室。
“如果有一束光能照亮你的生活,那么讀書吧。”無論是裝滿浩瀚書籍的市北區圖書館、舉步可就的社區圖書館,還是滿目綠意的浮山書房、嵌入寫字樓的自助圖書廳,捧一本書,在一段靜謐時光中會擷取更豐盈的精神之旅。
“歡迎來到‘北北媽媽故事會’,我是今天的小主播,要分享的故事是《節約箱》……”像往常一樣,晚上寫完作業,上三年級的呂卓逸和媽媽坐在桌前,拿著書本,邊讀邊用手機錄制。幾分鐘后,音頻被上傳到一平臺。不多時,她的好朋友在平臺上也聽到了這個故事。
數字時代,閱讀的打開方式有了更多新體驗,從紙質書到音頻、視頻等多種形態的泛媒介,也讓共讀一個故事、同享一本書變得即時觸達。
432個作品、近十萬播放量,這是市北區圖書館推出的親子閱讀品牌——“北北媽媽故事會”交出的一組亮眼數據。王琳是市北區圖書館的副館長,也是“北北媽媽故事會”的發起人。從陪女兒讀繪本,到女兒愛上看書,她見證著閱讀給孩子帶來的改變,讓她覺得有動力也有責任帶更多孩子愛上閱讀。

“北北媽媽”閱讀活動。市北區圖書館供圖
在她的帶動下,175個家庭加入進來。“媽媽們組成全民親子閱讀推廣團隊,和孩子一起,將讀過的故事、美文錄制下來進行分享。喜歡這個故事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平臺聽故事、聽書。”王琳說。
參與的孩子來自市北區的不同學校,由此也帶動所在班級、學校的閱讀氛圍更濃,如呂卓逸所在的班級就成立了“海星閱讀會”,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分享書籍。
為了豐富閱讀資源,開拓家庭閱讀視野,市北區圖書館還為有愛心且藏書量多的家庭開設了“彩虹花家庭圖書館”和“小葡萄家庭圖書館”,便于愛書的鄰居借閱。
同時,市北區圖書館還不斷探索,通過小小朗讀者、圖書志愿者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孩子們參與閱讀的興趣。
4月23日,“閱見美好·書香市北”2024年市北區第三屆讀書節活動發布。接下來,市北全民閱讀聯盟將圍繞打造“閱見美好·書香市北”品牌,開展“山東全民閱讀在線”數字閱讀推廣活動、“我最喜愛的紅色經典故事”寫繪大賽、“我愛您中國·最美讀書聲”朗誦大賽、“傳承經典·開講有益”優秀傳統文化名家講堂等面向不同年齡群體的閱讀活動,滿足多樣閱讀需求。
最是書香能致遠。當書籍的力量充實著城市的內涵和外延,更遼闊的未來也就此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