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平度市圖書館“非遺夜校”活動室卻燈火通明,一片熱鬧的景象:年輕學員正低頭撫琴,琴聲宛轉悠揚、綿綿不絕;隔壁古典舞曲的旋律悠揚動聽,學員們伴隨樂曲翩翩起舞;在書法教室,35歲的張女士手持毛筆,正在認真聆聽老師的指導……
近日,“上夜校”成了平度年輕人開啟都市“夜生活”的新方式。傳統非遺工藝、朗誦、舞蹈、書法……各種各樣的時尚課程讓自帶年代感的夜校回到都市,年輕人爭先恐后涌入課堂,點亮休閑時光。

年輕學員在“非遺夜校”學習古琴。
“以前下班回家只想躺著刷手機,很多時間都浪費掉了,自從報名了‘非遺夜校’趙老師的舞蹈課,下班時間終于利用起來了,既能運動健身,又能學習才藝。我堅持跟著學習,相信年底就可以在單位晚會上表演了。”舞蹈課學員李女士表示。
3月20日,青島首個“非遺夜校”在平度揭牌。同日,全年12項藝術門類近600節課程的平度“非遺夜校”活動也宣布上線,自啟動之日起全面開課。“非遺夜校”是平度市推行“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延長開放服務時間”的積極探索,“延時開放”更好滿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這一舉措讓平度市文化場館不斷升溫,贏得眾多市民點贊。
在制香課堂上,學員們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完成各種香品的制作與使用,穿越千年歷史,共品非遺文化。一名學員告訴記者:“以前在網上刷到過制香視頻,一直想學習但是沒有機會,有了‘非遺夜校’,終于有機會自己動手制香了。”
從運動健康到生活美學,從非遺技藝到傳統技能,夜校課程深受廣大市民歡迎,甚至出現“一課難求”的局面。“‘非遺夜校’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化惠民工程,將為市民提供一個工作之余享受生活、學習美育的平臺,滿足其精神文化的需求,推動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平度市文博中心主任孫倩倩表示。
夜校回歸,堪稱新的時代背景下夜校功能和青年知識需求的一次精準對接。“2024年‘非遺夜校’分為春夏秋冬4期課程,授課時間一般在周二至周六晚上7點,課程設置種類豐富,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興趣愛好。學員想學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目前夏季班課程報名咨詢人數有300余人,許多課程一經推出就被‘搶光’。”“非遺夜校”負責人王亞利介紹。(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袁嘉利 萬凱瑞)
青島日報2024年5月8日5版
責任編輯:王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