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6日訊 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編寫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發展報告(2019年)》近日出版, 40個案例作被選為全國典型,展現示范基地的發展經驗和轉型成效。青島3個案例入選。
分別為青島即墨紡織服裝示范基地的“立足跨界融合催生動能轉換新業態”、青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的 “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和工業軟件賦能傳統產業”以及青島市家電及電子信息示范基地的“實施‘強芯工程’,補齊產業鏈發展短板”。
據悉,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是我國制造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制造強國建設的支撐力量。典型案例從各地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報送的示范性做法和經驗中精選而出,設置創新創業發展、新型制造、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協同發展四類。
即墨紡織服裝示范基地入選新型制造典型。基地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廠,開展個性化定制,加速促進企業智能制造進程。基地內代表性企業酷特,以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和生產自動化升級為基礎,發展C2M(用戶直連制造)商業生態,實現產品定制、設計、制作、物流配送、售后服務全流程數字跟蹤,企業生產效率和凈利潤均大幅提高,生產成本大幅下降。
青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入選新舊動能轉換典型。2019年,示范基地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深入開展兩化融合,以工業互聯網為特色,獲批全國第五個“中國軟件特色名城”。5個項目獲國家制造業“雙創”試點示范,5個項目獲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累計獲批工業互聯網類項目24個,智能制造類項目15個,數量居國內同類城市前列。在市級層面,繼續開展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建設,2019年,認定100個示范項目,入庫項目總數已達493個。同時,新興產業快速壯大。獲批并啟動創建全國第二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華為、科大訊飛、商湯、騰訊等頭部企業競相來青布局,發起《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青島宣言》,共同探路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在虛擬現實領域,逐漸形成“硬件-軟件-內容-應用”的虛擬現實產業鏈條,不僅集聚了百余家企業,還擁有北航青島虛擬現實研究院等高端研發機構11家,創新研發機構占全國同類研發機構的70%以上,居全國前列。
青島市家電及電子信息示范基地入選產業協調發展典型。基地充分發揮家電業整機和系統應用優勢,通過重點加大集成電路為主方向的招商引資力度,在破解接地家電產業長期“缺芯少面”的短板問題上邁出關鍵一步。引進的芯恩集成電路項目,不僅填補了山東的產業空白,還將在中國開創共享共有式集成電路制造模式,由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封測企業、原材料供應企業、終端產品需求企業、設備制造企業共同聯合投資打造一個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多環節、多領域企業協同一致、聯合生產,提升產業效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