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區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青少年戶外素質拓展區內的設施大量損壞。
■膠州市如意湖公園兒童游樂區內的設施損壞嚴重。
■市南區云南路街道科普館VR體驗區的智能設備已無法使用。
■訴求來源
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
黨報熱線82863300
■話題熱度 ★★★★★
近年來,青島在公共空間、設施設備以及服務配套等方面融入兒童友好元素,建設了一大批適合兒童活動和學習的設施、場地、場館,體現了一座城市對兒童的關愛。然而有市民向黨報熱線反映,一些兒童游樂、科普設施存在不好用、不能用的情況,不僅影響兒童體驗,還暗藏安全隱患,呼吁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將這些設施管好、用好。
公園設施失修存隱患
近年來,我市許多公園內新建了兒童游樂、拓展設施,但一些設施重建設輕維護。近日,市民郭女士向黨報熱線反映,即墨區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青少年戶外素質拓展區內的大量設備損壞,長期無人維修。
記者近日在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現場看到,該場地分為兒童游樂區、兒童拓展活動區、青少年體能拓展區、青少年攀巖區、青少年沙灘足排球區5個區域,共設置了13組大型拓展設備,其中有7組設備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例如,一組名為“翻山越嶺”的攀爬設備支架斷裂;一組體能綜合拓展設備的多處構件松動、缺失;固定網紅蕩橋的14條鋼纜中有6條已經脫落;一組秋千只剩支架,載具不見蹤影。此外,整個青少年沙灘足排球區已經荒廢,場地內雜草叢生,地面坑洼不平,球網破損不堪。
據郭女士介紹,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依山傍水,配套建設的青少年戶外素質拓展區能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體能拓展的需求,開放后迅速成為網紅遛娃地。去年年底,她留意到一些設備損壞,今年4月初向有關部門反映了情況,但一直無人問津。
記者從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的養護單位了解到,公園戶外拓展區不在其養護范圍內,由環秀街道山前社區負責日常管理。記者電話聯系山前社區,接線人員表示會讓工作人員過去查看,但對設施為何失修及何時維修的問題避而不答。
記者從器材供應方了解到,這處戶外素質拓展區建于2019年,由即墨區體育部門出資建設,相關設備已過了維保期。維保期過后,他們應社區要求多次維修過故障設備,但社區一直沒有支付后續費用,他們便不再提供服務。
無獨有偶,膠州市如意湖公園的兒童游樂區也同樣存在設施失修的問題。近日,市民李先生向記者反映,如意湖公園東岸的兒童游樂區于2022年春天啟用,目前不少設備已損壞。
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兒童游樂區內主要有滑梯、秋千、攀爬架、蹺蹺板等大型設備,幾乎全部設備上都張貼了“設備故障禁止攀爬”的標簽,但仍有許多孩子在設備上玩耍。幾個孩子拽著松動的抓手通過攀爬架,又走過損壞的獨木橋,十分危險。記者注意到,這些設備上沒有維保信息,現場也找不到管理方的聯系方式。
“這些游樂設備從去年開始損壞,遲遲沒有維修。相關單位在故障設備上粘貼了‘設備故障禁止攀爬’的標簽,但這些標簽僅有手機般大小,很不顯眼。”李先生表示,游樂區位于公園的開放區域,現場無人看管,經常有孩子在此玩耍,希望設施管理單位盡快維修故障設備,消除安全隱患,而不是貼幾張標簽一禁了之。
科普館“縮水”體驗打折
近年來,我市培育、建設了200余家科普教育基地、場館,形成了覆蓋面廣、主題多樣的科普教育矩陣,其中,社區科普館是基層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但有市民反映,一些社區科普館設備老化失修,體驗感不好。
市南區云南路街道科普館建于2019年,擁有VR體驗、仿真互動、電子閱覽等多個功能區,曾是山東省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社區科普館之一。記者在該館看到,館內的許多智能、科技設備都已無法使用,如VR體驗區內沒有可以體驗的VR設備,電子閱覽區內的4臺電腦均無法使用。整個科普館內,除了益智互動區內擺放了華容道、魔方、孔明鏡等簡單的益智玩具,閱讀區放置了兒童讀物外,只剩下一些靜態展品和展板。
市北區四方街道上四方社區科普館也存在大量科普設備缺失或故障的問題。記者看到,科普館內的3D打印區已沒有展品,科普區墻上的各類小實驗器材大都不能使用,環球影院區的投影設備被拆除,只留下一塊幕布。
一些接受采訪的居民表示,這些社區科普館都曾“紅極一時”,深受大人和孩子們的喜愛,以前經常有學校、幼兒園等團體前來參觀,但因為設備損壞失修或講解人員流失而逐漸受到冷落。
有街道工作人員坦言,社區科普館一般由上級科協機構出資建設,后期維護費用由街道、社區承擔,但街道、社區經費不足,同時也缺乏專業講解和維修人員。
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一些社區科普館不好找,它們大多位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沿街沒有獨立門頭和招牌,手機地圖上沒有相關信息,社區宣傳力度也不夠,致使群眾知曉度低。例如,市南區江蘇路街道龍江路社區內建設了“仰望星空”天文科普館,場館內設施齊全,互動體驗性很強。但這么好的社區科普館卻鮮為人知。記者在不遠處的大學路小學隨機采訪了10名家長,有7人不知道學校旁有這樣好玩的科普館;有2人表示在微信里看過相關介紹,但不知道具體位置,也不知道如何預約;僅有1人表示曾跟家委會去過。
此外,市南區的齊東路社區環保教育體驗館、高郵湖路社區科普夢工廠,市北區的康平路社區科普館、貯水山社區科普館,李滄區的九水東路科普館等也存在位置不明顯、不好找和群眾知曉度低的情況。
記者手記
讓兒童設施真正對兒童友好
近年來,我市在公共空間、設施設備以及服務配套等方面為兒童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條件,其中的游樂設施和科普場館是社會關愛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載體。而部分兒童游樂、科普設施存在長期失修、無法使用的問題,與建設初衷相違背。相關部門和單位應該加強管理,提高設施的完好率和使用率,讓這些設施切實發揮作用。
有關部門在投資建設兒童設施時,應當明確后續管理主體和維修資金來源,確保資金充足,制定詳細的維護、更新計劃。同時,暢通群眾反映渠道,及時維修故障設備,確保設施正常使用。
針對社區科普館不好找、設施不好用的情況,有關部門應當對現有的社區科普館開展調研,梳理問題,對癥下藥。例如,在手機地圖中增加各個社區科普館的定位信息,在社區設置引導指示牌,在場館入口處設置醒目招牌;加強科普館的宣傳,讓大家更容易找到和了解其功能;設立專門資金用于設施的更新與維護;招募專業的志愿講解員,提供預約講解服務;定期組織科普活動,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充分發揮科普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