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6月6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凱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圍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惠企便民實效”主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民生觀察員:目前,青島市的充電樁建設情況如何?部門今年有什么新舉措推動充電設施普及?
劉凱:隨著電動汽車逐漸普及,充電設施越來越不可或缺。青島是國內最早開始充電設施建設的城市之一,2012年就被國家選為第一批充電設施建設試點城市。
近兩年,隨著國家推廣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島城在2021年以前每年新增2萬輛左右,保有量約為7萬輛左右,從2022年開始每年新增5萬輛以上。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了29萬輛以上。這對充電設施的規劃、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充電設施建設,連續兩年納入“市辦實事”內容,市發展改革委作為牽頭抓總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布局、規劃、政策,有力保障了全市新能源汽車使用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各類充電設施7萬余個,其中公共充電設施2.2萬余個,基本形成了車樁相隨、快慢搭配、布局合理、適度超前的充電設施服務體系。目前,我市中心城區公共充電設施服務半徑已達0.81千米,市區實現公共充電站“5分鐘”服務圈。
隨著“大功率充電”“車網互動”“智能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今年,我們將繼續加速充電設施布局和新技術應用迭代升級,著重在四個方面發力:
第一是推廣數量上,去年市辦實事設置1.6萬個的建設目標、完成2萬個,今年設置2.4萬個建設目標,較去年提升8千個。
第二是布局結構上,進一步完善充電服務有效覆蓋,推動公共充電站從城市中心區域向城區周邊乃至城鄉結合部延伸,滿足群眾日常充電需要。
第三是技術應用上,加快引導新技術應用,鼓勵新建公共充電站采用液冷超充等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試點建設具備反向送電功能的車網互動充電項目。
第四是運營模式上,支持“充電網+”等模式創新。在原有公共充電站基礎上,打造車輛維修租賃、購物用餐等綜合服務業態場站。在重點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部署公共移動充電設施,形成“多類互補、靈活可靠”的高峰充電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