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人:江英(化名)●性別:女 ●年齡:46歲
十幾年前,我和同在一家國企工作的林華相愛。很多人說我們不合適,畢竟林華是工程師,而我只是個工人,但我們還是喜結良緣。婚后,為了縮小兩人間的差距,我把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結果就忽略了林華,兩人的婚姻出現了七年之癢……
分居多年我們全家才團圓
我是個思想簡單的人,但經歷卻有些復雜。我的父親曾是個軍人,他當兵多年,母親就帶著我們幾個孩子在諸城老家生活。復員后父親被分配到青島某國企,他想把妻兒接到身邊,可當時單位沒房,母親還要伺候爺爺奶奶和太爺爺太奶奶,無奈我們一家人只能分居兩地。
后來,單位照顧父親,給了我家一個就業名額。當時哥哥在上大學,妹妹還小,只有我年齡最合適,于是18歲的我就放棄考學來到青島當了工人。接下來的幾年,我和父親一直住在單位的職工宿舍。也就是在那幾年,我和父親的感情越發地加深了。直到1997年,單位分了房子,我們一家人才終于團圓。
嫁了個令我崇拜的老公
24歲時,廠里的工程師林華向我示愛,當時我特別崇拜大學生,就接受了他。林華是哈爾濱人,畢業于哈工大,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當時很多人說我倆不合適,畢竟我倆的學識和文化水平相差得太懸殊了。可能是我們一家人的熱情和淳樸溫暖了獨在異鄉的林華吧,他堅持和我在一起,1999年,我倆喜結良緣。
婚后,我們和父母生活了一年,之后才買了房子單過。林華聰明、有主見,但他的大男子主義思想很嚴重,在家里基本不做家務。2000年底,為了能多掙些錢,我辭職做起了生意,林華也跳槽到了一家上市公司。
我努力縮短差距他卻要離婚
2002年我們有了個兒子,為了幫我帶孩子,父母又讓我們搬回了家里。沒有了后顧之憂,我把心思全用在了工作上。我努力打拼,除了為家里賺錢之外,也是想縮短與林華的差距。那幾年,我邊工作邊學習,的確忽略了林華,結果我們的婚姻就出現了“七年之癢”。
2006年,林華突然和我提出了離婚,理由是我們沒有感情基礎,我們的婚姻就是個錯誤。回想當年,我們也是互生好感、自由戀愛,怎么能說是沒有感情基礎呢?我覺得他就是心里有了別人。
走過“七年之癢”夫妻同心
我沒有跟林華吵鬧,而是平心靜氣地和他談了多次,后來我又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回憶了我們的故事。不知是我的真情感動了他,還是外面的誘惑沒那么大,他放棄了離婚的想法,與我和好了。
因為工作忙,我很少能按時下班,這樣一來,家務事就全落在林華的肩上。讓林華教育兒子,我覺得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是大學生,他也確實把孩子培養得很好;但讓他做家務,的確是有點難為他,畢竟他是個大男人,可生意上的事我真的放不下。在我和林華的努力下,幾年里,我們換了房子,而且又買了第二套房。
我的性格有些像男人,在商場上我可以沖鋒陷陣,但在家庭理財方面,我卻不太擅長。兩次買房都是林華去辦的手續,房產證上也都是他自己的名字,我想,我們的婚姻幸福穩定,寫誰的名字還不都一樣。 (未完待續)(文中人物均為化名)(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慧/文 司海英/圖)
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嗎?請關注下期的“故事連載”。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