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參加“邂逅上合·美麗青島”系列社會實踐活動的來華留學生帶來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體驗實踐活動,加強了不同文化背景留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提高他們的歸屬感和融入感。

留學生一起學習了膠州秧歌的舞步和動作,掌握了秧歌的基本動作,大家通過即興表演傳遞熱情與活力,親身感受這種起源于民間,融舞蹈、戲劇、音樂于一體的傳統藝術形式的魅力;在曹州面塑傳承人閆宏宇的指導下,留學生親手揉捏、塑形,把面團捏制成栩栩如生的“大熊貓”;跟隨著非遺繩藝專業教師,留學生們學習了編織技巧,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用彩色的繩子編織出寓意吉祥的中國結,串上精美的掐絲琺瑯珠,在制作這些手工藝品的同時,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留學生學習了中國傳統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基本動作和呼吸方法,通過練習感受這種古老健身術對身心的益處。

在膠州市昱華實驗小學,60名留學生與學校學生共同進行社會實踐。昱華小學的同學們以舞蹈《上合風采》開場,他們舞姿翩翩,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與朝氣;歌曲《牧童之歌》和《春風》,歌聲悠揚,展現了上合校園文化的獨特魅力。留學生代表向在場師生展示了不同國家的文化風情,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留學生分組參與了“快樂體育”、“傳統藝術”和“趣味實驗”三個課程體驗環節,不僅體驗了有趣的體育項目,還親手制作了剪紙、吹墨畫、沙畫等傳統藝術作品;在趣味實驗中,大家通過實際操作,了解了科學原理,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探索的興趣;隨后留學生一起動手包餃子、制作卡花,共同體驗了中華傳統美食的獨特魅力。

在青島晨星實驗學校,40名來華留學生一同參與針對特殊兒童的支教活動。感覺統合訓練、電子琴演奏、唐詩吟誦、沙畫創作、學唱歌曲《星星》、體驗國家級非遺漆染工藝“漆扇”,留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與孤獨癥兒童親密互動,通過心靈的碰撞與孩子們建立起純真的友誼。
通過與中國師生開展文化交流,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增進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了解。學校將在未來幾天組織開展特色實踐活動,通過對來華留學生“精準敘事”,幫助他們領略中國文化的多彩魅力,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增進雙方人民友誼。(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