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職業球員來說,需要的是足夠協調全身的腹部力量,而不是特別夸張外顯的人魚線或者馬甲線。人是否有外顯腹肌不是取決于腹部力量的多少,而取決于個人體脂含量的高低。
換個角度理解,一名球員沒有明顯腹肌不一定是不自律,但一名球員腹肌異常外顯,他一定非常自律。
因此,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如果你想擁有完美的人魚線、馬甲線,那么請去減脂而不是光練習腹部,那樣只會讓你的腹部更加豐滿。
腹肌,連接人身體上下肢的肌肉,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有了腹肌就有了“炫腹”的資本。八塊腹肌、所謂的公狗腰,都同屬于一個肌肉群體。當然,這些只是表象,對于運動員來說,尤其是足球運動員來說,強硬的腹肌力量才是決定著球員層次的重要依據。
簡而言之,沒有那個大腹便便的球員能夠在比賽中風生水起,即便是阿辛芬瓦,他的小腹都相對平整,不過野球場例外。
所以今天就來帶大家探索一下腹肌,這塊人身體最低調的肌肉,卻擁有著絕對的核心地位。
【沒有腹肌,我們會怎樣?】
要理解腹肌,首先要確定這塊肌肉的作用,人類經過長久演變才成為現在的模樣,讓你肚子那里擁有肌肉絕不是偶然,而是人所必需的。
人體的骨頭分布很有趣,在成年人的206塊骨頭里,分布在脊柱上的只有區區24根,而作為上下肢的連接處,你的胸部以下到髖部以上的位置,只有一節5塊骨頭組成的腰骨,除此以外再無他物。
打個比方,你的上肢和下肢好比是雙層別墅的上下層,而一般連接他們的物體被稱作承重墻;對于人體來說,在你缺乏足夠強有力腹肌的情況下,你的承重墻只有腰骨,腰骨所在位置也并非最中心,而是相對靠后的支角處。
在腰骨力量不變的情況下,你上肢和下肢會因為營養的充足,得到空前地增長,你的腰骨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人體的脊柱最大的特性就是堅固且柔軟,前者是指該部位不容易被破后者則強調脊柱的特性。正是該特點,脊柱的確不會像脆骨一樣崩斷,但是容易出現形變,腰骨反面彎曲、腰椎間盤突出的都是常見情況。
這時候,你就需要一段強有力的腹肌去分擔來自于身體的壓力。
當然,腰骨壓力過大出現病癥,算得上是一種極端情況,盡管現在這些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不過大多數人在身體發育正常,有一定運動基礎的情況下,是具備一定量的腹肌的。
只是腹肌力量不足以支撐你的身體,也就是人體核心力量的不足,體現較為明顯的就是平衡性差,簡單的一個金雞獨立,你都能搖晃起來,這就是你的核心力量不足,或者說你的身體不懂得運用你的腹肌。
走在大街上,忽然一腳踩空,這個時候你的身體就會立刻做出應急機制。因為人的小腦永遠希望人體保持平衡狀態,這個過程很有趣,人在找尋平衡的過程中,分別靠小腦通過前庭系統、本體感覺、視覺系統來計算,也就是結合外部環境、自身狀態以及下一步預判來實現平衡,通常踩空就是由于下一步預判的工作未完善導致的。
當你踩空時,你的整個身體都會失控,也就是上肢、下肢都找不到著力點,會反物理假摔。
腹肌——你的核心力量開始發揮作用,依靠著日常訓練下來的積累,你的腹部第一時間形成拉扯,將失控的上下肢往人體最中心位置收緊。同時,依賴于神經反應,腹肌力量會帶動上下肢根據實際情況尋找最佳時機完成緩沖。
在同樣情況下的失控,核心力量弱的人會比核心力量強的人要狼狽得多。再或者,當你在公交車上左右搖擺無法站穩,不妨試著收緊腹部,主動運用核心力量維持平衡。當然,該抓扶手還是要抓。
【肚子大了,球員肯定不行了】
就比如王永珀,2018年曾經被臺灣媒體用2009年的照片拿出來黑,甚至拿出了“白斬雞”的比喻,這樣的言論和照片一時間激起千層浪。雖然質疑的方式有些沒頭腦,但他們的邏輯是自洽的。
因為這一年掀起了中國球員秀腹肌潮流,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應質疑,一定程度坐實了足球運動員必須要有明顯腹肌的體現。
腹肌對于足球運動員來說,大致體現在3個方面,穩定性、核心力量、靈活度。
穩定性是運動員做對抗的基礎,比賽中產生身體對抗時,不是看誰手推人比較厲害,而是懂得利用自己的身體。以腹部肌肉作為連接點,調動上下肢力量,在激烈的身體沖擊下保持技術動作的穩定性,或者在高速沖刺中,依舊能有效地控制住皮球,就像這樣。
現階段許多前場進攻手,身體對抗訓練不足,為了維持已擁有的靈活性,他們很少會有計劃地進行增肌訓練,導致這些球員盡量避免和對方進行身體接觸。
比較典型的看桑喬和阿芳較量,多特蒙德邊鋒持球過程中一直沒有和拜仁邊衛貼身的想法,源于個人身體對抗不夠,一旦接觸,桑喬什么技術都動作不可能完成了。
其次是核心力量。足球運動需要短時間內改變重心,完成全身的動作轉換,腹部力量不夠出色,容易導致球員自身的關節壓力增大,增加身體骨骼的負荷。尤其是足球運動員的下肢,沒有較好的腹部去緩解重心改變后的慣性,缺乏核心力量的身體就會像奇行種。
受力點無法通過核心力量收縮,而是分散在身體各個部分,尤其是足球運動員脆弱的膝蓋。
核心力量突出還體現在球員彈跳時的滯空感上,不過能用來做示范的,只有C羅這樣身體素質頂尖的球員。
需要注意的是,C羅的滯空感不僅僅源自其強悍的腹肌,讓整個人在一段時空內產生靜止不動的觀感,球員超強得大腿彈跳力同樣關鍵。畢竟你跳10厘米高,再怎么能滯空,還是要輸給牛頓啊。
最后是靈活度。前面提到過,腹肌就像一塊鏈接上下肢的膠水,濃度越高,上下肢的粘合度就越強,人更家能感覺到自己像一個整體,而不是上下分裂的。所以,球員在拿球轉身或者橫向移動時,整個人是同步的。
足球運動員中,有些高達壯碩的球員轉個身要半個世紀,但有些同身材的球員轉身完全不遜于小個子球員,原因就在于腹部力量的差距,越是高大的球員,他需要協同的上下肢肌肉力量就越大。
就像你用繩子拴住石頭,拿在手上做圓周運動,石頭質量越重,向心力一定要越大。如果向心力不夠,那么身體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了,石頭也就甩了出去。
從場外看,足球運動員擁有一排漂亮的外顯腹肌,那就說明他的體脂率遠低于一般人。
正常男性的體脂率大約在15%-20%左右,一般這樣的人是不存在腹肌的,即便刻意進行腹部訓練,在體脂率沒有下降的情況下,最多也就是早上剛起床,上完廁所,會出現些許的痕跡。
但在同等身材下,體脂率越低并不意味著球員身體素質越好。
首先大家都不是打健美比賽的,不會去追求比賽前強行刷脂,其次90分鐘的比賽,對于一名能量(脂肪含量)儲備低于6%以下的運動員來說,他可能會踢著踢著就掛掉。所以大多數球員的體脂維持在10%上下,C羅的7%基本上是足球運動員的極限了,再低一點C羅可能都沒法堅持打完90分鐘。
因此,對于職業運動員來說,他們在場下的訓練,不應該叫做腹部訓練,而是叫做核心訓練,像卷腹、反向卷腹等動作,主要是用來發社交平臺的。只有這樣。
博格巴的繩索交替拉伸。通過上下肢同時發力,依靠腹肌維持身體平衡完成動作,高度鍛煉核心的訓練。
當然,核心訓練腹肌以前需要通過弓步深蹲+轉體,激活腹部,更好地完成訓練動作。
如果你是高端玩家可以用腹肌輪。
如果訓練做得不多,那么平板支撐絕對是你最好的選擇。
最后需要強調一點,平常聽說的八塊腹肌、六塊腹肌的總稱,是因為腹直肌上面有著許多肌腱,肌腱相交就會劃分肌肉,看起來就像凹下去的橫溝,這也是數量腹肌的由來。
不過打你出生那一刻起,你未來能有幾塊腹肌就已經注定了,如果只有六塊腹肌的天賦,執意要練出八塊的話,或許重新投胎會來得更方便。(懂球帝 小錘愛巴薩)
責任編輯 李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