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晚
青島音樂廳燈光璀璨、琴聲悠揚
一場名為“琴林疏影”的
非遺古琴音樂會
在市南區成功舉辦
九嶷派古琴攜手四大非遺項目
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文化視聽盛宴

本場演出由市南區文化和旅游局、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市南區文化館、青島古琴協會、青島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文創及大型活動中心共同承辦,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打造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交流與藝術碰撞的盛會,呈現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古琴藝術的恒久光輝。

琴音裊裊,如林間清風拂過,疏影橫斜,每一音符都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深情致敬與現代傳承的不懈探索。《廣陵散》古琴與武術的結合,以激昂的琴聲與矯健的身姿,傳遞出正義與堅韌的浩然民族精神;《流水》一曲,時而如山巔之云霧,時而如幽間之寒流,伴隨著鋦藝敲擊瓷器發出的清脆聲響,以及刻刀劃過木板的沙沙作響,與古琴音韻相得益彰,仿佛在講述著一個個古老而又常新的故事。


從《離騷》的悲壯情懷到《陽關三疊》的深情告別,從《梅花三弄》的高潔品質到《平沙落雁》的寧靜致遠,一首首古琴經典曲目在音樂會輪流演奏。不知不覺間,音樂會在古琴與鋼琴的跨界對話中走向尾聲,琴音纏繞之時,我們仿佛見證了古琴藝術的開放包容,也看見了傳統與現代融合探索的新方向。




擔任本場演出古琴演奏的,是來自青島古琴協會的成員,除九嶷琴派以外,還有金陵派、虞山派、泛川派等,集全國古琴主要門派的弟子于舞臺之上,傳播悠悠古琴的藝術魅力。




本場音樂會還邀請到了鴛鴦螳螂拳、鋦藝、孫氏沉香、九段烘焙制茶多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鴛鴦螳螂拳的剛柔并濟、鋦藝的精湛修復、孫氏沉香的馥郁芬芳,九段烘焙制茶的細膩工藝......這場精心策劃的非遺古琴音樂會,將古琴藝術與多種非遺技藝融合展示,共同帶來了一場獨特的跨界演出。

青島古琴協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為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與發展鋪設著道路。協會會長、九嶷派非遺傳承人張林談道:“以非遺傳承為底色,以古琴推廣為己任,我們的每一次努力,都希望能對傳統文化做出深刻致敬與創新詮釋。”
在市南區,非遺不僅僅是一個名詞,它在社區生根,在校園綻放,在城市社群中傳承發展,滋養著這一片土地,延續著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此次“琴林疏影”非遺古琴音樂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市南區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次生動展示,更是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有力實踐。憑借易于接受的展示手法和大家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這場跨界展演加深了公眾對非遺文化的價值認同,更為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