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預付式消費領域常出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如一些教培、健身、美容美發機構跑路、爆雷,還有一些企業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高額利潤,如預售養老服務消費卡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令消費者損失慘重。同時,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共享經濟等新業態加速發展,預付式消費的覆蓋面越來越廣,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更加復雜,消費者維權難、維權慢、維權貴。
這些問題受到國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視,相應的整治措施、法律法規紛紛出臺。今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稱《消保條例》)施行,重點強化預付式消費活動中的經營者義務。國家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將于10月1日施行,劍指養老機構預收費亂象,從源頭上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青島近年來也積極推行《青島市預付費式消費合同范本(試行)》,規范預付費消費合同。系列舉措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在預付式消費場景中,消費者提前充值可以獲得更優惠的價格,經營者則可以迅速鎖定客源,實現資金回籠。預付式消費的“雙贏”邏輯,使其在現代消費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然而,一旦商戶契約精神缺失,消費者權益就會受到損害。因此,《消保條例》強化經營者的義務:經營者要嚴格履行簽訂“書面合同”、強化“按約履行”、明確“事中告知”等義務,當出現重大經營風險時,應當停止收取預付款。另外,消費者要保持理性,在預付式消費時,簽訂合同,保留憑證。相關部門更要加強事前監管與事后處置,將監管貫穿始終。一些預付式消費投訴常常存在部門職責交叉的情況,市場監管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應厘清職責,加強部門銜接,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規范預付式消費可依托技術賦能。青島近年來持續關注預付式消費問題,積極探索使用新技術優化預付式消費監管。去年3月,數金公服有限公司與郵儲總行合作上線“智金衛士”小程序,通過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構建消費者、商戶及監管多方互通共治的預付式消費新模式,解決行業監管難題。
讓消費預付無憂,更要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今年3月,杭州市體育休閑行業協會發起并成立“清流聯盟”,探索體育健身信用預付式消費模式,對信用好的企業給予評優評先優先推薦、同等條件下優先享受政策扶持等信用激勵。青島也可借鑒,讓誠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以信用建設促進預付式消費模式良性發展。
今年正值“消費促進年”,期待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讓預付式消費無憂,助力消費市場釋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