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知道青島啤酒是60多年前的三年困難時期,那時的我八九歲,整天餓肚子的我知道了青島啤酒。
我家不遠處有個糧店,糧店旁邊有個茶爐,茶爐除了賣開水,還賣香煙啤酒之類。我多次看見拉地排車去糧店送完糧食的工人來到茶爐,他買一瓶啤酒,站在門口喝。什么東西也不就,空口喝。喝完后,退瓶子,然后拉著空地排車走了。那時的青島啤酒是大瓶,五毛六分錢一瓶。
為這事我還長時間多次想過兩個問題:一是那個年代物資奇缺,很多東西憑票證才買得到,為什么最困難的三年青島啤酒不用票證可以買?到了六十年代中期開始過年過節每戶五瓶,憑票證購買。平時只能喝散啤,兩毛錢一罐頭瓶。
可能那時的喝啤酒習慣還沒養成,人們不大喝啤酒。市民們廣泛的喜歡喝啤酒應該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的,并且越來越廣泛。
另一個問題是出大力的地排車工人為什么勞累過后要喝一瓶啤酒?當時想不通,后來才啤酒被稱作液體面包,很有營養,喝了可以補充體力,還可以解乏。
那年去美國旅游,有一天大巴車停在休息區,人們都下來方便,活動腿腳。旁邊有幾輛摩托車很亮眼,我們過去看,是“哈雷摩托車“。過去只聽說過哈雷摩托車,今天在哈雷摩托的老家看見真的了。這車果然威武雄壯,我們幾個人圍著那輛哈雷摩托車從前燈,到輪胎到發動機等轉著圈看,還不停的指點評論幾句。
一個高大壯實的白人青年過來了,他是這摩托車的主人。
Wonderful.(太棒啦)我指著那兩輛摩托車說了一句,并伸出大拇指。
摩托車的主人咧開大嘴笑了。
How much?(多少錢?)我問。
“&※○~。。。”
我沒聽懂,但裝作懂了的樣子點了點頭。
”Where are you from?(你們從哪里來?)那外國青年問我們。
這句我們聽懂了。同行的一位旅伴用英語回答說:我們來自青島,中國的青島。
那摩托車主一臉茫然。
“TSINGTAO BEER”(青島啤酒)我說了一句。
Oh,QINGTAO BEER,I know. wonderful.(奧,青島啤酒,我知道,棒極啦。)
這次我們都聽懂了。
“青島啤酒wonderful,青島wonderful,China wonderful.”我們我們中的一人起頭,其他人一塊大聲說wonderful。休息區里一片祥和的氣氛。
這件事告訴我們:有些外國人是先知道青島啤酒,而后知道青島,知道中國的。青島啤酒是傳播中國文明的使者。
我的肚子不好,不敢喝涼水。涼白開、涼茶水、冰淇淋之類的都不行。一旦喝了,過不大一會肚子就要找事。前年在南方的某水鄉,自己帶的熱水喝光了,忍不住喝了幾口礦泉水。 正走著,肚子開始疼了,我急急的到處找衛生間。等我把問題解決了,導游不見了,旅伴們一個也不見了。集合的時間馬上到了,關鍵是集合的地點是另一個停車場,這個停車場在哪里?只有導游知道。我只好走到馬路邊找個明顯的標志性建筑站好,拿出手機聯系同伴。手機里聽得見駕駛員說話:我知道那個地方,告訴他站好別走,咱們去接他。
奇怪的是不敢喝涼水的我喝涼啤酒沒事,喝冰鎮的也沒事。是不是我的腸胃被啤酒的香爽和營養折服,只顧吸收而忘了反應。
后來我才明白:不僅我這樣,所有的人都這樣。我們只聽說某人受涼了、壞了肚子,但從沒聽說過哪個人喝涼啤酒壞了肚子。
青島啤酒真是好東西,看著青島啤酒越來越大,越來越好真心高興。真心的祝愿百年高齡的青島啤酒煥發青春,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