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早報2020年11月21日版面
說起健身,似乎感覺是年輕人的專利,其實不然,90歲還每天堅持游泳、86歲依然健步如飛、68歲的 “帶頭大哥”每天早晨騎自行車、踢毽子、做操……這些“運動達人”告訴我們,“動起來”的退休生活更充實也更精彩。
出場人物:顏承濱 90歲愛好:游泳、打太極拳、喝啤酒
“游泳給我帶來很多樂趣”
每年海水浴場開放,在眾多游泳愛好者的身影中,總能找到顏承濱的身影。雪白的頭發,消瘦的身形,臉上總是掛著淺淺的笑容。雖然已經90歲,但顏承濱非常健談,退休教師出身的他也是這群“游泳小伙伴”們的老師,他們在一起游泳已經10多年。
從小喜歡游泳的顏承濱年輕的時候曾經三次橫渡匯泉灣,“游泳是項特別好的運動,可以增加四肢的協調性,增加肺活量,我現在能在海里一口氣游300米,每次下水之前先要做做準備活動,用手把水往身上澆一澆,做完前期準備再下水。 ”顏承濱很享受游泳之后的“海聊”時間,“我在學校里是教地理的,潮汐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夏天冷冬天熱?青島周邊的海島叫什么名?……這些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我都會解釋給大家聽。 ”說到興致高的時候,他還會在沙灘上畫地圖,邊畫邊講解。
“每天喝兩斤啤酒吃嘛嘛香”
除了游泳,顏承濱每天早晨5點30分起床,步行到海邊打半個小時的太極拳。他的另一大愛好是喝啤酒,一頓能喝兩斤,不管是酷暑天還是三九嚴寒天,喝啤酒都是雷打不動的保留項目。“也許是腸胃已經適應了,再冷的天喝啤酒我也不會拉肚子。我不喜歡喝牛奶,大魚大肉吃得也很少,但啤酒不能少,幾十年的習慣了,兩斤啤酒喝下肚感覺渾身滋潤,吃什么都香噴噴的。 ”顏承濱笑著對記者說。
交談中,顏承濱爽朗的笑聲和健康的心態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和他一起游泳的胡寶基告訴記者:“我們已經一起在大海游泳13年,顏老是一位很讓我敬重的老人,他照顧老伴幾十年,每天都是把午飯做好,把老伴安排好后才到海水浴場和我們一起會合游泳。他還經常給我們講一些物理、地理常識,我很受益。 ”
平常沒事的時候,顏承濱會打開家里的電腦,聽聽老年大學的課程講座,他喜歡研究易經,也喜歡聽音樂,還喜歡在電腦上下載整理照片。
出場人物:姜國際 68歲 愛好:騎車、爬山、潛水
“帶頭大哥”組織晨練花樣多
對于68歲的姜國際來說,退休后的8年比他上班時還要忙碌。每天早晨,姜國際都會騎著自行車來到音樂廣場,踢毽子、打羽毛球算是晨練的前奏,接下來他會帶領著廣場上晨練的人一起做操。姜國際的這套操分四個部分,丹田功、穴位操、第八套廣播體操……幾套操做下來要半個小時。做操的過程中姜國際負責喊號子,大家跟著這位“帶頭大哥”的指揮一起做操,神情專注動作整齊。姜國際告訴記者,他年輕的時候喜歡跑步,而且跑步的時候手里還要拿著啞鈴增加難度。退休之后,他把跑步改成了騎自行車。另外,每到周末姜國際都會去爬嶗山,嶗山上幾乎所有的山頭他都爬過。
退休后姜國際還報名了老年大學學習英語、鋼琴和聲樂,每天的生活充實而忙碌。姜國際說他之所以報名學習鋼琴,是想把女兒結婚留下的鋼琴利用起來。另外,他還和幾個朋友一起組建了一只小樂隊,有時間的時候就聚在一起吹拉彈奏樂呵一下。
“潛水既鍛煉身體又飽口福”
姜國際的另一大愛好是潛水,他為此特意購買了潛水鏡、呼吸管、腳蹼。隨著天氣轉涼,他還購置了緊身潛水衣。在姜國際看來,潛水是個技術活,雖然有的人會游泳,但玩起潛水來卻下不去。潛水需要憋氣,每次潛水之前他都會深吸一口氣,然后一個猛子扎到水里。他在水里能憋氣一分鐘,幾乎每次出水都是收獲滿滿。他最多的一次一上午的時間潛水撈了足足19斤的小海螺。海膽、裙帶菜、石花菜都是他潛水帶回的勝利品。“今年青島海邊這些東西特別多,每次潛水都能撈上來不少,我把石花菜熬成涼粉,周圍的鄰居和親戚朋友都跟著我吃了不少的新鮮涼粉。
姜國際的水性好與他從事的工作有一定關系。退休之前姜國際的工作是負責大型船只在海上的施工作業,有時候突發意外狀況,螺旋槳被東西纏繞住,姜國際就要潛水下去查看一下實際情況。沒想到這項潛水技能給他的退休生活增加了更多的樂趣。
出場人物:郝富民 85歲 愛好:長跑、跳繩、旅游
“生命在于運動”
今年85歲的郝富民在海泊河公園廣場健身的人群中小有名氣。他跳繩的頻率很快,而且一口氣能連續跳100多個,“我跳繩的時候很多路過的年輕人都圍著我看,很佩服我這么大年紀還能跳得這么快。”郝富民頗為自豪地對記者說。
郝富民最喜歡的運動是長跑,70多歲的時候還參加過長跑馬拉松比賽。他曾代表青島市參加過全國老年運動會,獲得過競走冠軍,1500米和400米也拿過很好的名次。
郝富民說長跑給他帶來的最
大好處是身體好,平常很少
感冒,沒有老氣橫秋的感覺。
郝富民退休之前在商業
局工作,作為辦事員每天基
本上都是坐在辦公室,“我這
個人特別喜歡運動,一天不
運動就渾身不舒服,上班的
時候我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出
門晨跑,每次要跑1萬米以
上,年輕的時候經常代表單
位參加比賽,現在老了,每天
堅持鍛煉成了我生活的一部
分,生命在于運動,身體好了
也不給孩子們添麻煩。”郝富
民對記者說。
“精力充沛沒有上不去的山”
5年前郝富民的老伴去世,自從老伴走后他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我現在一天吃兩頓飯,每天早晨四五點鐘起床,跑了大半輩子,現在年紀大了,醫生建議我把跑步改成走路,我早晨會繞著體育場走上幾圈,現在我每天堅持跳繩和踢毽子。 ”郝富民的另一大愛好是旅游,旅游除了讓他開闊眼界,還能廣交朋友。前兩天他剛去臺兒莊玩了三天,國內的許多名山大川他都去過,三峽、井岡山、廬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我平時走路很快,爬山的時候旅行團里的很多年輕人都跟不上我,這時候我就對他們說‘年輕人得多鍛煉啦’,他們也都很誠懇地表示 ‘老師傅你可真行啊。 ’”
在郝富民看來,人活著就是個精氣神,只要精力充沛就沒有上不去的山。前幾年他和20多個團友每天早晨都沿前海一線跑步,“長跑可以鍛煉人的耐力,開始跑的時候不要太快,要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合理分配力量,時間長了肺活量也就上去了。”談到跑步技巧的時候郝富民對記者說。(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
責任編輯 李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