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多部門召開了一場針對“上門按摩”廣告的聯合行政約談會,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約談會對“上門按摩”廣告劃出整改時間紅線,要求相關企業限期撤除全市居民小區電梯轎廂里發布的“上門按摩”廣告,不留死角。
近年來,電梯憑借獨特的展示空間和精準的目標受眾,贏得了廣告商的青睞。然而,部分電梯廣告中出現的爭議性內容,不僅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也可能對受眾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圍繞“上門按摩”電梯廣告的爭議主要聚焦于其內容的合法性與合規性。此類廣告常以性感美女形象作為噱頭,配以含糊不清的表述,不僅不能有效傳達服務信息,反而給居民帶來了尷尬和不適。若不加以規范,恐將損害城市文明形象,給公共道德帶來不良影響。
此類廣告引發的爭議,不僅是對廣告內容適宜性的拷問,更是對公共空間管理邊界的探討。電梯作為公共空間的一部分,其管理和使用應充分考慮公眾權益。對于電梯廣告的投放,應建立更加完善的審核機制和投訴渠道,確保公眾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和尊重。電梯產權人、管理者和廣告主都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確保廣告內容健康向上。對于涉及敏感領域如“上門按摩”等廣告內容,更應審慎對待,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誤解和不適的表述和圖像。
鄭州市的約談會無疑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面對類似問題,各地要加大監管力度,鼓勵社會監督,有效治理違法違規廣告,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圍。
事實上,伴隨著互聯網平臺經濟和社交媒體渠道迅速興起,各種新型廣告媒體不斷涌現,類似電梯“上門按摩”廣告問題,還相對容易發現整治,可那些發布在網絡、社交媒體、手機App上的“問題廣告”,發現和整治起來就復雜多了,需要部門協同和社會各界共同發力,構建從線下到線上的全鏈條管理體系,遏制不良廣告的滋生蔓延,為文明、有序的社會環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