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3日訊 平度市舊店鎮地處平度東北山區,位于平度、萊西和萊州市的交界處,鎮域面積400.5平方千米,是山東省陸域面積最大的鎮,境內山巒、丘陵起伏,王家洼、洼子、東劉家莊、紙坊、華山后村5個小村就坐落于這群山之中。
由于位置偏遠,加之沒有很好的發展新路徑,多年來這5個村莊的集體經濟收入一直為“0”,村莊沒有新變化,常年一幅“舊”模樣。但從2018年青島市派駐平度市舊店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開始駐村幫扶后,這5個小山村“活”了起來。
在幫扶工作中,這支由青島市供銷社、青島市發展改革委、青島市公安局、嶗山區農業農村局、嶗山風景管理局和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6名精兵強將組成的工作隊,將腳跟“扎”進山村,著力攻克村莊基層黨組織建設、村容村貌改善、村莊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等“短板”,共為幫扶村莊爭取到各級各項資金3500余萬元,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增至10萬左右,其中,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在幫扶工作中先后投入350余萬元資金,是各青島市派鄉村振興工作隊中投入最多的單位,有力彰顯了國企擔當,促進了村莊發展。
兩年多的時間,900多個日夜,青島市派駐平度市舊店鎮鄉村振興工作隊用實際工作成效踐行了初心使命、續寫了新時代“山鄉巨變”。
“新思想”助力建強基層黨組織
“王家洼真是‘凹’”這是工作隊到來之前,王家洼村的真實寫照。村莊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不完善、村內還有未硬化的土路……青島市派駐平度市舊店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嶗山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倫強是個“急性子”,到村里不久,就摸清了“家底”。
“摸清村莊的底子,才能更精準開展工作。村‘兩委’班子很團結,也肯干事,有了這個基礎,發展的問題就好解決,但是村里的黨員干部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固守傳統產業的短板,沒有探索村莊發展新路徑的創新思維。”劉倫強很快找到了破解村莊發展難題的突破口。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要想有改變,首先要打開黨員干部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劉倫強多次對接聯系,帶領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到臨沂、煙臺和云山鎮等地考察學習,并聯系專家舉辦了3期培訓班,學習新知識,為黨員干部“充電”,村莊黨員干部干事創業信心持續增強。
同樣帶著一片初心來到舊店鎮紙坊村的青島市派駐平度市舊店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青島市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處二級調研員孫仕強也凝聚起了全村黨員干部的精氣神。“扶貧先扶志,不僅要扶貧困戶的志,更要扶好村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志氣’。” 孫仕強一邊以“強化宗旨意識”給全村黨員講黨課,一邊圍繞“如何當好村干部”與村兩委干部談心談話,并且組織成立了村莊學習青年小組,大家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村莊黨員干部的精氣神有了明顯改善,有什么工作大家都鉚足勁兒地干,而且我們還新發展了3名入黨積極分子。”基層黨組織建設得越來越強,孫仕強對村莊發展也越來越有信心。
在工作隊的引導帶領下,其他幫扶村莊黨員干部的視野逐步拓寬、思想不斷解放,村莊基層黨組織建設得越來越強,黨員干部素質和干事創業的熱情都有了極大提高。
“新產業”激活村莊發展“一池春水”
“工作隊的幫扶下,我們村集體建了4個冬暖式大棚,并且由支部引領建起了合作社,大棚租金加合作社收益,村集體年經濟收入能達到10萬余元,有了收入村里就有能力為村民做更多事了。”在舊店鎮東劉家莊村新建的大棚前,該村支部書記劉喜輝正計劃著村集體經濟收入的用途。
同樣,工作隊幫助王家洼村建設的3座大棚出租后,每年也可為村集體帶來6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經過專家考證,村莊的自然條件適合發展葡萄、草莓、櫻桃西紅柿,我們在保證原有蘋果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上,發展高收益產業,目的就是引進新產業,放大‘鯰魚效應’,在豐富村莊農業產業結構的同時,激活村莊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為帶領村民增收蹚出一條新路子。”說起發展的種植產業,劉倫強信心滿滿地說。
“蘋果種植是村里的傳統產業,現在改別的作物,我也有疑慮,但是有了黨員干部帶頭,而且工作隊為我們村做了那么多好事,所以我覺得租大棚這事不會錯。”在村里黨員干部的動員下,王家洼村村民王建華承租了一座大棚,今年,他的大棚純收益達到7萬余元,比種植蘋果收益高出兩倍多。
在青島市派駐平度市舊店鎮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幫扶下,5個幫扶村莊均建起了冬暖式大棚,現在,大棚租金、發展引導資金再加上集體產業收入,各幫扶村莊集體經濟收入均由零收入增長至10萬元左右,村莊越來越富裕,村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有了明顯提升。
“新建設”提升村莊整體“顏值”
違建變成了綠化,臭水溝不復存在,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原本光禿禿的路邊也栽上了綠化樹,在來自青島市供銷社的兩任青島市派駐平度市舊店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的幫扶下,舊店鎮洼子村這兩年發生了不小的改變,看著這些變化,村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村莊變美,村民的心情也美;道路變寬了,村民的心路也就寬了。”工作隊認為,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莊環境品質,不僅能讓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更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在幫扶過程中,工作隊為幫扶村莊爭取到了800萬元的2019年美麗鄉村示范村項目,同時,還爭取到42萬元的村級公路建設項目和480萬元的“四好”公路建設項目,村莊面貌有了極大改變。
現在走進洼子村,看到的是筆直的水泥路、整齊的路牌,更能看到紅瓦黃墻和滿樹金黃的綠化樹相映成趣。近兩年,已先后有20多批300多人次來村參觀考察美麗鄉村建設,洼子村成了美麗鄉村的樣板村。
在舊店鎮華山后村,村莊的變化也成為了村民津津樂道的開心事。“以前村里沒有路燈,夜里出門得‘摸黑’走,現在村里52盞明晃晃的路燈,可是解決了老百姓心中的大事。”在青島市派駐平度市舊店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嶗山風景管理局巨峰游覽區管理處處長馬會良的爭取下,投入40余萬元資金,徹底解決了華山后村村民夜間出行難的問題。
增設排水溝、硬化改善村內道路、改善水利設施,兩年多來,馬會良不僅在幫助村集體增收上發力,更是盯準了與老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短板”方面,先后投入100余萬元改善村莊基礎設施,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村莊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文/圖 通訊員 張仰運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