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每小時不得超過25公里。然而,在不少城市的街頭,時常可見“超標”電動自行車。這些車輛在“狂飆”的同時,也“種”下了安全隱患,成為城市治理的一大難題。
近日,記者在島城街頭探訪發現,有部分電動自行車的行駛時速超過50公里,還有一些商家出售“超標”電動自行車或提供“解限速”等改裝服務……
讓電動自行車駛入“安全道”,還需各環節協同發力整治。
現場:街頭“超標車”快速行駛
送外賣、送快遞,電動自行車承載著不少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的生計。
王超(化名)是一名外賣騎手,從業兩年,租了一輛電動自行車送外賣。“租來的車換電更方便,速度限制早就解除了,一般能跑到時速50公里左右。”王超對記者說,做外賣騎手,如果車子跑太慢,意味著少跑很多單,直接影響收入。
9月14日下午,在位于市北區臺柳路上的一家外賣騎手驛站,王超的說法得到了驗證。“(電動自行車)一個月租金在500元左右,時速跑到60公里沒什么問題。如果電池好一點,續航里程能達到70公里。”驛站負責人介紹,很多外賣騎手都是租電動自行車,租來的車輛早已完成改裝,行駛速度可遠超25公里每小時。
在臺柳路上坡路段,一輛電動自行車快速駛過,速度遠超25千米每小時。
行駛在臺柳路上的外賣電動自行車數量較多。記者乘坐機動車與數輛電動自行車同向行駛發現,即使在上坡路段,這些車輛的時速也大都超過了50公里。
“我們這里的車不需要改裝,時速能達到60公里至70公里,上綠牌,屬于電動自行車,放心騎就行。只要你騎車的時候戴好頭盔,一般不會被查。”一家電動自行車租賃企業的工作人員介紹,不少外賣騎手都是從他們這里租車。
為了跑得更快,也有部分外賣騎手選擇使用電動輕便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但是,性價比高的電動自行車更受歡迎。“騎‘綠牌車’(電動自行車)不需要摩托車駕駛證,只要遵守交通法規就可以,而電動摩托車的管理相對更嚴格。”一名“閃送”騎手透露,經過改裝后,電動自行車的速度并不會“落后”太多。
“我們在騎行時會加倍小心,因為送外賣騎的電動自行車解除了限速,剎車距離就更長,容易與其他車輛或行人發生碰撞,甚至會側滑摔倒。”王超說。
記者發現,在街頭快速行駛的“超標車”多為送外賣或送貨的車輛,而普通市民用于代步的電動自行車少見超速行駛。
臺柳路上一家外賣騎手驛站附近,聚集了大批用于送外賣的快遞自行車。
暗訪:一些車輛上路前就已“超標”
記者以準備做外賣騎手為由,探訪了部分電動車銷售門店。走訪中記者發現,在職能部門加強監管的背景下,電動自行車違規改裝現象明顯減少,多家電動自行車專賣店明確表示不提供“解限速”“增容量”等改裝服務。但也有少數商家隱晦表示,所售車輛可解除限速。
“沒辦法,店里不讓擺‘超標車’,這些都是國標車。”在位于臺柳路上的一家電動車專賣店內,店主很謹慎地向記者推銷起“樂馳外賣款”。“這款車每小時能跑到70公里,不需要改什么,充上電跑就行了,能上綠牌,不帶電池,2900元左右。”店主介紹,車輛本身配的是鉛酸電池,但是送外賣需要跑得遠,用鋰電池更好,買電池“不劃算”,到處都有換電的地方,不如一天花10元左右租電池。
在南昌路另一家電動車專賣店,一名女店員向記者介紹了一款適合跑外賣的電動自行車。“這輛車我能給你上綠牌,顯示時速是25公里,但實際能達到50公里。現在再也不用去改什么限速了,很方便。”該女子建議記者將原車的鉛酸電池換為鋰電池,或者去租電池。
9月18日晚,根據一名外賣騎手的推薦,記者與位于城陽區流亭街道的一家電動車專賣店取得了聯系。當記者詢問能否解除限速時,店員回復“抽空來店里面談”,隨后,他用微信語音電話解答了記者“疑惑”,表示解除限速并不復雜,也不需要加錢,上綠牌也沒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電動自行車在出廠之前會做型式試驗,在出廠時,各個配件都已經安裝好,在不改動配置的情況下才能保證安全性。然而,當出廠配置被賣家修改,就給電動自行車埋下安全隱患。
今年5月,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山東省市場監管系統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專項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大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嚴查非法改裝,線下管住經營網點和維修店鋪,不得提供改裝服務,依法從嚴整治擅自改裝原廠電氣配件、拆改限速、外設蓄電池托架、更換大容量蓄電池等違法違規行為。
“青島市目前尚無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我們立足現狀,緊盯電動自行車銷售環節,組織實施拉網式排查、多輪次核查、區市交叉互查等,摸排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1290家,檢查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3432家次;嚴厲打擊非法改裝等違法行為,立案查處違法案件62起,罰沒款19萬余元。”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介紹。
疾馳的電動自行車。
聲音:協同發力整治關鍵環節
“給電動自行車‘解限速’‘增容量’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山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這類有缺陷的電動車如果與事故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害存在因果關系,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應當向受害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北京植德(青島)律師事務所律師雷婷婷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可依法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和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生產、銷售超標“三無”電池和使用“三無”電池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還可能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相當比例的電動自行車被用于餐飲外賣、同城急送、商超配送等即時配送行業,如何為這些車輛“戴”上監管“金箍”?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于規范線上經營和即時配送企業安全使用電動自行車的告知書》(簡稱《告知書》)要求,即時配送行業要落實車輛審查備案程序,建立并落實配送騎手使用車輛的入職審查備案制度,要求騎手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取得“3C”認證證書、依法登記上牌的電動自行車,及時督促騎手完成前置審查備案;積極采取遠程視頻抽查、現場檢查等方式,動態核驗配送騎手登記和實際使用電動自行車的匹配情況,對發現車輛改裝的要采取責令恢復原狀、禁止使用、限制接單等措施。
《告知書》同時明確,即時配送行業要合理制定配送規則,對使用電動自行車配送的,按照最高速度25公里每小時守法行駛可完成配送任務的標準設定配送時限、路線;優化考核規則,將配送騎手的守法守規情況納入考核評價體系。
記者從美團配送了解到,該公司按照有關要求,在青島等重點城市排查非合規車輛。“我們每月會要求騎手在App端兩次上傳合規電動車照片,如果騎手不上傳照片或者上傳了不合規電動車的照片,將被限制接單。同時,安全督導也會定期巡查站點騎手的電動車是否合規,若不合規將限時整頓配送合作商,限時未改將被罰款。”美團配送的工作人員介紹。
餓了么平臺除對騎手常態化開展交通法規的日常宣導和安全培訓、要求騎手上傳車輛及電池照片外,還安排專人在線下定期抽查騎手車輛情況,及時處置違規行為。
“政府職能部門和相關企業共同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治電動自行車‘超標’‘超速’難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各環節協同發力。”雷婷婷建議,在生產環節,倡導、鼓勵企業升級技術,開發防篡改軟硬件,采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產品有無改裝情況;在銷售流通環節,進一步加強對經營者銷售非法改裝車輛的打擊力度;在使用環節,需通過技術手段嚴查電動自行車超速行為,對即時配送行業加強管理和引導。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電動自行車安全監管的7項關鍵環節,持續保持監管執法高壓態勢,如加大監督抽查后處理工作力度、強化即時配送平臺及其配送合作企業主體責任、加強電動自行車維修站點摸排檢查、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等,不斷推進整治工作走深走實。”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