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4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西海岸新區獲悉,今年,受疫情影響,新區企業用工及人力資源管理面臨了很多新挑戰。為此,西海岸新區將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于人力資源管理領域,電子勞動合同模式也應運而生。
“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讓勞動者穩就業,我們鼓勵和支持企業線上招聘、線上簽訂電子勞動合同。”西海岸新區人社局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障科科長徐連富介紹,此舉不僅標志著西海岸勞動合同信息進入了“無紙化”傳輸軌道,也正式開啟了西海岸電子勞動合同管理“全程網辦”的全新工作模式。
今年4月16日,顛覆傳統勞動合同簽署流程的“電子勞動合同”在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正式上線。數據顯示,首批上線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職工就有200余人。
“我們在平臺上發起合同簽訂,新職工在線點擊鏈接,核對合同信息內容、簽字確認無誤后,我們再進行線上電子簽章,一份完整的勞動合同便簽署成功了,整個過程又快又簡單。”關于電子勞動合同的應用,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李明表示很受益。他介紹,相比傳統的紙質勞動合同,電子勞動合同智能、安全,特別是對于員工較多的大型企業而言,電子勞動合同能夠極大簡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
簽署一份電子合同,時間僅需1分鐘,制作成本節約了3/4,人力成本節約了2/3。更重要的是,在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蓬勃發展的當下,推進電子勞動合同不僅可以成為企業走進數據時代的突破點,還為未來企業的經營與和諧勞動關系創建了良好的平臺。
如今,在柳州五菱公司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新區人社局大力宣傳推介電子勞動合同的主要功能和優勢,通過新聞媒體、線上直播會、線下座談會等方式,宣傳電子勞動合同應用案例和成效,在重點企業、重點區域復制推廣電子勞動合同模式,并加強工作指導和業務規范,推動全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截至目前,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重點企業已應用該模式,與企業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職工達3.3萬余名。“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在提高覆蓋率上下功夫,推進電子勞動合同在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事項中的全面應用。”徐連富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李可金 韓潔)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