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5日訊 一年一度的職稱評審工作歷來備受矚目,是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所關心的年度熱點。如何讓專業技術人員在疫情防控總要求下更便捷、更安全地完成職稱晉升,成為西海岸新區人社部門面臨的一個難題。
“想要解決問題,就要緊跟時代潮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讓數據多跑腿。”西海岸新區人社局局長曲波一語破的。評審前期,新區人社局抽調20余名學歷高、業務強的骨干人員組成審核專班,通過“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臺”對申報人員的身份證件、社保明細、學歷認證等信息逐一、準確審核,對不符合申報條件和超出評委會受理范圍或違反委托評審程序報送的申報材料,及時予以退回。
據悉,專業技術職稱的專業范圍領域基本涵蓋國民經濟生活的各行各業,例如工程、醫學、會計、教育、科研等。評審對象包括在事業單位、醫院、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中從事管理、教學、科研、工程技術、設計、駕駛操作等工作的專業人員,具有教學、研究系列職稱的人員。據統計,此次工程系列中級職稱評審共審核了7000余條申報信息。其中,有近2000人次因材料不合格被退回。
據悉,今年新區的工程師職稱專業測評,創新破除了空間限制這一“攔路虎”,暢通了“空中面試”渠道,評審專家與申報人員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微信小程序視頻連線,以申報專業和申報材料為依據進行針對性問答,面試過程確保“專人專題”杜絕“一刀切”。這一創新之舉,不僅適應了當前疫情防控的需要,更破除了傳統面試人員集中數量多、組織難度大、場所特定、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等的弊端,將以便捷、高效、省力的特點引領未來職稱評審工作的新方向。
在證書頒發階段,新區人社局也注重發揮電子媒介的作用,提供網上打印電子職稱證書。據了解,已通過評審取得相應職稱的人員,可自行登錄申報系統打印電子職稱證書。與傳統紙質證書相比,電子證書實現了全程電子化管理、全時段在線獲取及全域精準查驗,可減少人工驗證出錯,有效杜絕假證偽證。而且,在推行證書電子化后,企業和持證人員真正實現了“零跑腿”,證書獲取周期由過去的1個月縮短至5分鐘;每年可節約證書印制費等十萬余元,企業的經濟成本和政府的行政成本都得以降低,社會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下一步,新區人社局將加快推廣職稱電子證書應用,加強職稱信息化服務和監管,為用人單位和專技人員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優質線上服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李可金 韓潔)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