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6日訊 年內新增境內主板首發上市企業2家,全區上市企業達10家;年內新增上市企業數量、融資規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00%、458.12%,位居全市第一;規模達23.05億元的聚源芯星基金,從組建到投出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青島軟芯創業投資基金,一天完成注冊、三天完成基金銀行開戶……
今年以來,城陽區資本市場風生水起、喜訊不斷,以企業上市資本強企、創投風投機構集聚和地方金融組織提質增量為重點加強“資金鏈”建設,積蓄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為打造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不斷提供資本加速器。

用市場邏輯謀發展,升級最優惠政策
據了解,城陽區在青島市首創基金投資收益獎補政策,在創投風投機構落地和投資“兩個1%”獎勵及高管人才地方財力貢獻100%獎勵基礎上,額外給予區外創投風投機構0.2%投資獎勵,并創新出臺基金項目投資收益獎補政策,對投資城陽區實體項目達一定條件的基金,支持年化收益8%至12%,并給予綜合年化收益差額部分最高6%的投資獎補。
對上市企業的獎補通常是在上市之后,而城陽區則改變了這一常規做法,將選擇權交給企業,企業可以選擇在上市前享受補貼。“上市之后,企業可以募集到大量資金,這時政府再進行獎補,只能是錦上添花。事實上,企業在上市前才更加需要資金的支持,同樣是給支持,為什么不把好鋼用到刀刃上呢?”城陽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分管負責人介紹。
威奧軌道正是這項政策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從輔導期到過會,再到正式上市,威奧軌道在上市期間的每一個階段都得到了獎補,在正式上市前,威奧軌道便已經拿到了1000萬元的補貼款。種種作法,極大地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問題,讓企業上市的過程更有信心,推進更快。

此外,城陽區還探索建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和“貸款擔保資金池”,對銀行機構為城陽區中小微企業、科技型企業放貸形成的符合規定條件的不良貸款,總體按照30%比例給予風險補償,撬動銀行機構對城陽區中小微企業、科技型企業新增200億元以上的貸款額度。
遵循市場規律,力求最高效服務
“一次培訓后,青島浩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主動聯系我們,請我們和培訓機構一起對公司進行走訪,隨后我們立即帶領青島香港上市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到企業進行進一步培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還為企業策劃了上市方案?!背顷枀^金融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城陽區在全市率先啟動優質企業資本市場培訓,向本土企業推廣政策,助力他們打開發展思路,用資本市場手段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城陽區共組織線上線下各類資本市場知識培訓6場,培訓企業900余家。
這只是城陽區“靠上服務”的一個縮影。
建立“種子企業”全程精育機制。篩選建立“優質企業種子庫”,對區內規模以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有上市掛牌潛力的企業進行全面走訪調查,選擇經營管理規范、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納入上市掛牌后備資源庫重點培育。

打造創投風投落地一站式專業服務平臺,建立“聯合辦公、頂格推進、專人負責”的基金落戶模式,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區行政審批局、落戶街道形成工作合力,大幅壓縮基金注冊、開戶等環節占用時間,跑出創投風投機構落地的 “城陽速度”。
激活資本力量,構建高效資本生態圈
城陽區打破傳統招商思維定式,把握上市企業聯通資本和產業的特點,發揮創投風投機構在嫁接金融資源方面的獨特優勢,暢通以商招商新渠道,持續開拓投資領域和項目源,借力資本力量吸引已上市企業,特別是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落戶城陽區,促進更多產業要素之間的互動耦合。
今年以來,青島市僅有的2家引進型上市公司均落戶城陽區,其中,通過山東省海創千峰新舊動能轉換母基金的資本紐帶,引進了深交所上市企業盈康股份,填補了城陽區醫療器械和服務領域上市企業總部的空白。
此外,城陽區激活資本市場產融對接渠道,發起創投風投助推新基建攻勢,發揮資本在產業升級過程中的催化劑作用,暢通產融對接渠道,引進了翊翎星熠、中車科技創新等主投新基建方向的基金,為區域產業孵化和更新發展提供資本支持,以擴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等手段帶動產業鏈、拉動內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茍小妹)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