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工業控制系統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隊”
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余家,加速打造制造業“神經中樞”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作為制造業的“神經中樞”,工業控制系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支點,是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正逐漸成為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新賽道”。近年來,青島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動“智改數轉網聯”走深走實,規上工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90.9%,先進制造業集群核心競爭力整體躍升。
近日,市南區工業控制系統特色產業集群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目前,市南區工業控制系統產業集群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余家,年產值近200億元,研發投入總額超20億元,累計授權發明專利4000余項。
工控產業集群化
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找車位”是否曾讓你感覺“頭疼”?當汽車行駛到地下車庫,衛星導航是否有時不夠靈敏?在數字時代,青島車主通過一款集找車位、探路線等功能于一體的“慧停車”App,即可獲得車位查詢、車位預訂、車位導航等智慧停車全流程服務。
“我們自主打造的慧停車城市級靜態交通平臺,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停車場景深度融合,通過智慧化、數字化平臺的建設,實現有位、有序停車,提升泊位資源利用率、周轉率。”松立集團品牌推廣部總監崔道安介紹,目前,“慧停車”已覆蓋路內停車、路外停車、共享停車等多個場景,落地北京、上海、青島等40多座城市,管理泊位60多萬個。
作為市南區工業控制系統產業集群里的領軍企業,松立集團路內停車泊位管理規模位列全國第一。在此基礎上,集團將業務場景向智慧社區建設領域延伸,以“慧安佳”品牌為依托,為基層社區治理提供數字化、可視化、平臺化解決方案。從慧停車到慧安佳,從停車到社區治理,松立集團用了十年時間,掌握400余項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硬件的核心專利技術,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
集群內的另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青島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燃氣表、智能水表的研發、生產、集成和技術服務,是國內技術領先的智慧水務和智慧燃氣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我們完成了從直讀式抄表技術,到超聲波全電子表計技術的迭代演進。”積成電子董事長韓飛舟說,企業已經實現超聲波計量核心技術和相關產品國產替代,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截至目前產品累計出口超100萬只。
值得一提的是,積成電子自2014年開始研究流體流量超聲計量技術,多項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參與了中國多個智慧水務、智慧燃氣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從“上游”核心算法與芯片,到“中游”儀表生產制造,再到“下游”儀表使用及信息化軟件運營服務,積成電子的業務貫穿全產業鏈,其公司科技成果已全部實現轉化,2023年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2641.49萬元。
市南區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袁麗秋介紹,市南區深入布局工業控制系統產業,推動產業向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高端化邁進,工業控制系統重點企業發展態勢良好,核心產業穩健快速增長,集聚青島杰瑞工控技術有限公司、青島華正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中小企業200余家。
驅動工業智能化
隨著工業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工業控制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革新挑戰,亟需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尖端科技,將傳統工業控制系統升級為智能化系統,以實現更高效、精準和可持續的生產過程,進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新型工業化進程。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等行業對新技術融合的需求極為迫切,傳統工業自動化產品因封閉性和開放性不足,難以契合客戶的應用場景需求。尤其是半導體、光伏等行業的應用場景通常具有高速、高精度、多軸控制的特點,因而選擇智能化工控系統將顯著提升生產速度、效率和精度。
面對工業控制系統產業提質升級的挑戰和機遇,市南區將重點突破電力、石化、集成電路等行業控制軟件技術難題,形成“1+3”核心技術產業體系。秉持“應用牽引、需求導向、融合開放、創新發展”的核心理念,大力發展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等重點領域大型行業控制軟件,聚焦關鍵技術“牛鼻子”,高標準建設大型工業控制系統軟件高地,助力產業轉型優化升級。
“我們聚焦石化、電力、集成電路等主導產業自動控制需求,牽頭成立自動控制軟件產業聯盟,加快推進與中國石油大學軟件學院合作,依托中石化經緯等頭部企業整合產學研金服用各方力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創新,打造產業鏈完備、生態環境互補的軟件產業發展格局。”袁麗秋表示,下一步,還將加強軟件人才集聚,促進產教融合發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設立軟件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提升對行業發展融資服務支撐水平。
與此同時,市南區工業控制系統產業集群所在的青島數字經濟產業園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中小企業茁壯成長提供重要保障。青島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專業運營服務機構——青島海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賀長澤表示,園區積極優化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及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圍繞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企業需求要素,不斷完善產業服務配套支撐。此外,整合發揮園區上合技術轉移中心、青島數字內容產業創新谷等存量技術轉移、孵化平臺功能,引導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等,形成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生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曹森)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