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6日訊 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融資、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精神,落實國務院“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鼓勵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決策部署,近日,青島高新區管委與國家開發銀行青島分行、區內制造業企業和高實集團簽訂《青島高新區制造業資金合作計劃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合作開展制造業批發式融資合作試點工作,切實緩解園區企業融資難題,服務區域內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小微企業資產少,沒有形成有效抵押資產,以往政府多是采取貼息的方式,幫助企業貸款,但往往只針對掛牌或已經上市的企業。”青島高新區財政金融部相關負責人說。制造業批發式融資模式是統籌發揮政銀企三方優勢和合力,推出的一種創新融資模式。青島市為全國8個城市試點之一,將工業基礎好、先進制造業集中的青島高新區作為首批試點區,開發銀行將加大對高新區工業智能制造、軌道交通裝備及海洋生物等優勢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與高新區管委、區內制造業企業聯合搭建制造業資金合作計劃融資機制,通過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融資及供應鏈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支持高新區制造業發展。

具體操作上,由高新區管委指定國有企業(合作公司)、制造業中小企業(會員企業)、開發銀行共同發起資金合作計劃,三方出資比例為2:1:8。其中,合作公司出資設立風險補償金,會員企業出資設立企業保證金,開發銀行出資為信貸資金。合作公司設立的風險補償金為資金合作計劃提供風險緩釋;會員企業繳納的企業保證金僅對企業自身貸款提供擔保。同時組建資金合作委員會,資金合作委員會由高新區管委、青島高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會員企業代表組成,主要職責包括會員企業篩選推薦、項目庫管理、資金管理、賬戶收益分配等。
目前高新區管委出資5000萬元作為首批風險補償金,共同設立了8億元資金合作計劃,期限5年,用于支持區內制造業企業經營發展。同時,通過整合分析區內企業納稅、社保、經營管理情況、行業狀況等信息,目前已選取高測股份、海大生物、嶗應光電、盤古潤滑、科捷機器人、科捷智能、寶佳自動化、根源生物(尚德生物)、嘉星晶電、蔚藍生物等12家企業作為首批合作對象。

貸款品種包括:流動資金貸款,用于補充制造業企業營運資金需求等;項目融資,用于制造業企業技術升級改造及產能提升等;產業鏈融資,圍繞軌道交通裝備及其他行業產業鏈開展合作,以中短期供應鏈融資為主。首批融資總額8億元中,流動資金貸款額度2億元,項目貸款額度6億元。
“批發式融資平臺通過高新區政府與企業資金擔保的方式,解決了部分企業由于土地、廠房相關資產抵押物不足,或因土地使用權、廠房所有權相關手續沒有辦理,造成相關資產不能進行抵押,無法取得銀行的貸款融資的問題。其次,通過融資平臺與國家開發銀行等國家政策性銀行進行合作,貸款融資利率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更具競爭優勢。目前融資平臺推行的流動資金貸款周期為2年,比以前公司1年期的流動資金貸款使用起來更加方便。”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柱崗說。
近年來,青島高新區高度重視金融服務對園區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著力提升金融服務的水平和質效。目前,針對企業借助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和貸款貼息方面,已出臺了若干措施,全力助推企業發展。如搭建融資對接平臺,開展金融輔導,出臺貸款貼免息政策,今年上半年,協助區內企業新增融資11.6億元,發放貸款貼息補助300余萬元。另一方面,為助力主導產業做大做強,高新區及時出臺《青島高新區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利用市場化運作助力主導產業雙招雙引。
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今年以來,青島高新區充分發揮金融輔導員制度的作用,實施企業上市精準服務。高測股份已于8月7日在上交所上市,為夯實企業上市后備力量,目前高新區已經篩選出30余家符合“3+1”主導產業方向、有潛力上市的企業納入上市企業后備儲備庫,并對接中介機構對企業開展針對性培育服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文/圖)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