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力“行業升級”
市南區各類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旅游、化工、能源、交通等10余個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發展

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數字模型,調度員坐在屏幕前就能完成視頻巡檢、遠程控制、智能工單派發;利用定制化平臺,服裝企業可根據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驅動面輔料采購、版型選取、排版剪裁;在離散型制造業領域,企業可以像搭積木一樣自主設計軟件,拼湊全產業生產鏈條,實現“降本增效”……近年來,市南區持續發展工業互聯網,以平臺賦能百業改造、以數據驅動千企升級、以場景支撐應用落地。
截至目前,市南區已建成各類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近30個,覆蓋旅游、化工、能源、建筑、物流、外貿、交通等10余個行業領域,為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提供關鍵支撐和有力抓手。
建強智能制造“底座”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2024年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公示名單,市南區企業青島諾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OMMES+智造互聯網平臺”成功入選,成為市南區繼華正信息和高信股份之后、第3家擁有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
諾亞信息“OMMES+智造互聯網平臺”,作為一個綜合型“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主要面向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聚焦連接設備、軟件、工廠、產品、人等工業全要素,建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多行業、全價值鏈、全產業鏈服務。“前不久,軌道交通頭部企業四方阿爾斯通通過平臺‘鏈通’全生產鏈,在動車組生產線上實現高效交付。”青島諾亞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張玉介紹說,“我們聚焦于離散型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幫企業建立服務生產現場的‘生產協同服務體系’,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與協同,助力企業實現‘降本提質’的精益生產目標。”
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發展,離不開“數字底座”的搭建。
市南區培育的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華正信息Tunny PaaS工業互聯網平臺,聚集軌道交通、化工工業、汽車制造、智慧港口、物流運輸5大垂直行業新型工業化升級需求,為用戶提供超過30種解決方案,形成覆蓋場景-企業-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新基座”,幫助300余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促進產業發展。
目前,市南區已建成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1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3個,其中“材金和通”綠色建材工業互聯網平臺、凱象醫療工業互聯網平臺、格蘭德跨境信用數字服務平臺等特色平臺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工業互聯網平臺集群加速成勢。
做強平臺賦能“生態”
把數字賦能作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市南區構建數智融合生態,以數字技術賦能、賦智、賦值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區域內特色型、專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做優做精,扶持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做大做強,打造數字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為支持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做優做精,市南區出臺梯度培育政策,制定不同的培育舉措。針對初創潛力平臺,聘請國內5位知名專家為市南區首批工業互聯網創新合伙人,開展精準輔導;針對成長型平臺,通過舉辦工業互聯網新物種新經濟主題沙龍、數字化轉型模式創新高峰論壇、供需對接會等系列活動,拓寬平臺企業獲客渠道;針對已具規模的成熟平臺,通過政策資金,扶持平臺向標準化示范型發展。
發揮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葡萄串效應”,在“育鏈、延鏈”的同時,市南區又支持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做大做強,做到“補鏈、強鏈”。“我們原來只做軟件開發交付實施,市南區鼓勵我們向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轉型,在政策資金、企業品牌樹立等方面提供全面扶持,現在我們可以提供從咨詢設計到產品研發、交付實施、系統運營、系統集成以及數據運營等全站式的數字化服務。”青島華正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楊芳說。
市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于昕表示,今年市南區頒布數字經濟產業鏈群“1+4”行動方案,將做強工業互聯網平臺經濟納入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同時,市南區將促進數字經濟和新型工業化深度融合,持續加大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現有平臺示范引領作用,為平臺企業開展定制化服務,完善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體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曹森)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