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市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預警,受今年第4號臺風“黑格比”外圍影響,預計當天夜間到次日,局部有大雨并伴有大風。當天,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發布《關于做好第 4 號臺風“黑格比”防御工作的緊急通知》,就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做好防御工作。
8月6日,青島市舉行防汛會商會,據青島市氣象臺預報, 6日至7日全市將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氣。市防指根據《青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維持防汛黃色預警Ⅳ級響應,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迅速落實監測預警、巡堤查險、工程調度、值班值守、避險撤離、搶險救援準備等各項防范應急措施。
8月7日一早,一品去某地擔任一項“監督員”的工作,手持雨傘,腳踏防水鞋,只見傘上急雨斜掛,腳下激流拍打,推了推肩上免遭水洗的文件包,不禁發出些許感嘆:預報的,預報得很準確;被預報的,準備得也很充分。
當天中午,忙完手頭的工作,在返回單位的路上,一品看到一則來自一自媒體的文章,題目是《李滄教育局的不作為,寒了青島多少求職者的心》,開門見山一句話:“寫這篇文章,我是有情緒的。”
而后一段原文是:“一個在青島工作了六年的‘青漂’(戶口沒有落在青島),在孩子幼升小時,就因為‘租房注冊備案不足一年(已經在李滄區租住房屋已經有6年,但房東沒有備案)’這一理由,被李滄區教育局冷冰冰拒之門外,孩子無法上學,接下來可能面臨著家人搬離青島的窘迫?!?/span>
當天下午,一品又看到了幾則來自其它自媒體的見解,其中既有針鋒相對的拔刀相向,又有旁征博引的他山之石,單就行文而言,我覺得都值得一品挑燈夜讀,好好學習。
碰巧的是,當天下午,一品參加了單位的一個培訓會,培訓的內容恰好是“保證發言臺公正客觀”的主題,期間,一品在記錄本上寫了一列總結,其中前兩個標號的是:一、萬不可因為不了解全局而走偏;二、萬不可帶著情緒去行文。
記得去年6月份,一個在某高校當副教授的朋友跟一品一起帶孩子游玩,說起“幼升小”,一品自嘲道:“我家寶貝是10月份的生日,跟幼兒園入園要求的8月31日這條杠杠就差一個多月,結果當年和她一塊玩的同齡人現在都是她的學長了?!?/span>
這邊話音剛落,笑聲未斷,這位朋友便已接過話茬,加碼分貝,以更加“自豪”的姿態說道:“嗨!我家寶貝9月1號出生的,結果比他大一天的比他早入學一年!”
最終,我們在笑聲中結束了這個話題,看著一起玩耍的孩子,我們雖然都覺得有點“無奈”,但卻又很坦然,因為,“規則”不是為我們兩個家庭的孩子量身裁衣的,在“要約”大眾的規則面前,“一個多月”甚至“一天”都不能縮短和拉低對公正公平的敬畏與思維底線。
每年高考,全國幾乎總會出現那么一兩個因為遲到15分鐘而不得入場的悲情場面。學??梢宰C明他三年高中埋頭苦讀,家長及監控也能證明他并未作弊,他可能因為復習太辛苦而睡過了鬧鐘,也可能因為預判失誤導致姍姍來遲,但在規則面前,之于滂沱淚水和苦苦哀求,“緊閉的大門”似乎更是對其他千萬學子在公平上的保護與尊敬。
記得小時候農村建住宅房,一品和小伙伴們有時會跳進泥瓦間活躍,大人們一般會朝我們訓斥或者說交代兩個事兒:一、慢點兒跑,別磕著了!二、看好腳下的線,別碰著了!
那是一根很細且異常堅韌的白色尼龍繩,被兩根橛子固定在一堵墻的兩端,拉得繃直,偌大的房子千余塊磚、數噸泥沙正是在它的權衡下三指三指地長個。磚塊大小并不完全等同,翹邊鼓角在所難免,一鏟子泥沙倒在磚上難免有薄有厚,但施工工人都是以不碰觸這根拉線為準繩,沿著這根線,該敲邊的敲邊、該鏟泥的鏟泥……最終壘出的墻體整潔有序,也正因為此,房子建成后得以在壽命期內安全地保護著檐下人,無論寒風,不管暴雨。
“百度”一下這幾年有關李滄區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入學政策,各類媒體,或原創或轉發,內容可謂鋪天蓋地,信息可謂面面俱到,今年5月底,剛出爐的2020年李滄區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入學政策將“由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或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驗印,租賃用途為住宅,登記日至2020年8月31日滿一年且在有效期內的《青島市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作為單獨一小段羅列在自己的官微和各媒體的版面上,上下銜接,一目了然。一品查了查,這并不是李滄一家的規則,而是近幾年我市幼升小的明文規定,事實證明是普遍的、適用的。
因為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差四個月未滿一年而導致孩子于規定上無法在青島上學(準確地說,應該是公辦的無法去,但可以去一些民辦小學),對于王先生的遭遇,相信包括一品在內的很多人都會深感同情。
與此同時,再看看近幾年在教育上的動作,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在一則訪談欄目中介紹說,針對區內外來人口較多、對學位需求較大的實際問題,李滄區投入巨大財力進行新校舍的建設。自2017年至今,李滄區新建成啟用公辦學校和幼兒園19所,新增學位1.3萬個。與此同時,李滄區正在加快推進總投資達百億元的35所學校和幼兒園建設,將新增建筑面積近88萬平方米,新增學位2.7萬個,進一步緩解入學難和入園難的問題。
一品了解到,在教育建設及學位擴增等方面,李滄是走在全市前列的。在李滄一些中小學,90%的學子都是新市民子弟,對于這些孩子,他們感受到的是多姿多彩、如沐春風、茁壯成長。一些行文高手里的“冷冰冰”在這里想來應該是個被敲錯了的詞匯。
記得在剛入職時,一位前輩曾告訴一品:“規則不合理可以變嘛!”但其變的前提是“總得有個規則”。
試想,倘若因為這一個被修飾了的“冷冰冰”而變更了規則,那差5個月的呢?差半年的呢?差9個月的呢?再延伸一下,對于那些居住證沒滿一年的呢?沒居住證的呢……會不會都接踵而至,以致“規則”一次又一次地“變線”最終導致沒有了“規則”?
行了,不早了,該回家了,關電腦,窗外還在下雨,沒關系,因為天氣已經預報了,被預報的人也帶了雨傘,淋不著。地鐵2號線最后一班23:40發車,它不可能因為我一個人沒有做好準備而專門給我延長一分鐘,所以我得提前籌備,倘若遲到了,只得打車,怪不得地鐵。(作者: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