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女性如何平衡好家庭與職場雙重角色的問題一直是個熱議話題,尤其在育兒階段的女性,往往面臨著職業發展受阻甚至被迫中斷的困境。同時,勞動就業市場中性別歧視現象不可謂不嚴重,“只招男性”或“男性優先”的招聘要求司空見慣,直接剝奪了女性平等競爭的機會,與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格格不入。
近日,青島市人社局發布青島市首批“媽媽崗”用人目錄,為育兒婦女就業開辟新路徑。此舉是對育兒婦女就業需求的精準回應,受到關注和好評。
傳統的就業模式往往有著固定的工作時間和嚴格的管理規定,這對于需要照顧12周歲以下兒童的婦女來說,適應難度較大。而“媽媽崗”所提供的可按需請假的“彈性媽媽崗”、可自選時段的“寶媽班組”、可帶回家工作的“流動媽媽崗”等靈活崗位,打破了這種僵局,讓媽媽們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工作安排,實現工作、育兒兩不誤。這種人性化的崗位設置充分尊重了育兒婦女在家庭和社會中的重要角色,讓她們不再因育兒責任而被迫放棄職業追求。
從社會層面看,“媽媽崗”的推行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它為那些因難以平衡家庭與工作雙重責任而退出職場的女性重新打開了就業大門,為她們提供了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會。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媽媽們的自我價值感,緩解家庭經濟壓力,還能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媽媽崗”的推廣也有助于打破社會對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推動性別平等,促進社會整體進步。
“媽媽崗”的推行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配合。用人單位需根據用工管理實際,綜合考慮勞動者需求,合理確定權利義務,確保“媽媽崗”員工能兼顧工作與家庭。相關部門應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為“媽媽崗”的可持續設立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例如,出臺稅收優惠政策或企業補貼政策,鼓勵更多企業設立“媽媽崗”;廣泛征集和發布崗位信息,舉辦專場招聘會、技能培訓等活動,為寶媽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技能提升平臺。
希望在未來,“媽媽崗”能夠得到更廣泛的推廣與完善,為更多育兒婦女提供靈活就業機會,讓她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能呵護好家庭溫馨港灣,又能在事業舞臺上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