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工會“娘家人”的溫暖,今年以來,青島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積極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綜合互助保障活動,多措并舉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貼心提供暖“新”服務。

依托職工互助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統,青島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進一步優化業務經辦流程,扎實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綜合互助保障活動,為每名新加入工會組織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送上專項互助保障“大禮包”,包括“重大疾病互助保障、意外傷害互助保障”和“重大疾病互助保障、女職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雙項組合方案,涵蓋30類重大疾病、12類女職工特殊疾病以及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最高可報銷21.5萬元。結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實際,將年度任務細化分解,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厘清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實現了新業態綜合互助保障線上辦理流程和辦理質效“雙提升”。在有效促進建會入會同時,構筑起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抵御因病、因意外致貧的可靠屏障,助力織密民生保障網。今年以來,已向20035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免費贈送綜合互助保障,惠及金額701225元。

以職工需求為導向,著力構建“普惠性+精準性”維權服務工作體系,關注不同群體需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推出項目,通過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服務方式,讓各個群體的職工都可以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依托“職工智慧健康驛站”等服務陣地,把“健康大講堂”“診療進一線”“公益送體檢”等健康服務,送到“流動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身邊。依托“齊魯工惠”APP,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活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一線高溫作業職工送去通用型+個性化的“互助關愛包”8000套。聯合紅十字會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打造出一支3000余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組建的“急救先鋒”隊伍,構建“雙向奔赴”的“黃金四分鐘”“第一響應人”。針對新業態從業人員開展特色主題團體輔導、心理講座、專題服務、個體一對一心理咨詢開放日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免費提供心理科普、心理咨詢、心理評估、團體活動等心理服務,先后助力215例重度抑郁焦慮傾向職工和所在重點企業,預防化解高風險心理問題,護航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體面勞動、舒心工作。
以心暖“新”,匯聚新力。青島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將充分發揮工會組織覆蓋面廣、維權服務方式靈活、工作手段豐富的有利條件,持續深化“五化”建設,積極探索創新適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特點的維權服務方式,在服務細節與精準度上下功夫,讓服務“有智慧”更“有溫度”,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撐起工會“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