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7日訊 近日,作為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要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重點項目(活動)的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北航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做“腐敗危害與廉潔建設”的專題講座。

任建明用豐富詳實的案例,解讀了腐敗所造成的廣泛和嚴重的危害,批駁了“腐敗有利或至少無害”的觀點,揭示了腐敗具有復雜性、隱蔽性、頑固性、危害性等特點。
腐敗案件的發生,首先腐蝕的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動搖的是黨的執政基礎,損害的是黨和國家正在發展的事業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其次,是腐敗分子個人的身敗名裂,甚至是家破人亡。
“如果腐敗成風,每個人都會成為受害者。” 任建明指出,面對腐敗問題,每個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反腐敗不單是領導人和反腐敗機關的責任,每個人都可以發揮或大或小的作用,理應從個人做起,從現在做起。
部分精彩觀點分享:
過去四十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但同時腐敗問題也比較嚴重。有人認為,腐敗是改革和經濟增長的“潤滑劑”,這種觀點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困擾。腐敗究竟是不是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呢?我認為,假定過去四十年,我國的腐敗問題沒有那么嚴重,增長一定會更好。我們國家持續四十多年經濟高增長,可是我國的財富卻沒有那么多,實際上就是因為腐敗造成了很多損失。
腐敗具有復雜性、隱蔽性、頑固性和傳染性,幾千年來人們把腐敗跟肌體的疾病作比較,稱之為“社會病”和“政治之癌”。腐敗的危害性、腐蝕性和破壞性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它的扭曲、異化效應,造成了民主、市場等各種制度的失靈,從而異化了我們的服務目的。
不同的腐敗個案,危害有大有小,但無害的腐敗行為幾乎沒有。全面評價腐敗危害,需要觀察個案,也需要多案例持續觀察,才更能看到腐敗行為的后果。
很多人認為,反腐敗是領導人和反腐敗機關的責任。他們當然要承擔最重要的責任,但每個公民也都負有責任和義務。個人在廉潔建設上可以發揮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即使個人處于弱勢地位,也可以有所作為。
面對腐敗問題,每個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一個系統的腐敗,幾乎就能讓每個人都成為受害者,更多領域的腐敗,造成的影響就會更大。所以,反腐敗要從每個人做起,從現在做起,每個人都應該而且可以從個人和組織層面、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廉潔建設做出貢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