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決定性前提和關鍵性支撐,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發揮作用的最終歸宿和落腳點。
站在歲末年初的新起點,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號角被再次吹響。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強調,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在確定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中要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年來,青島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城市創新活力不斷迸發,城市科創能級持續攀升。站在新起點,我們要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就要從體制創新、平臺建設、成果轉化、企業培育等方面協同發力,體系化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要在頂層設計上提綱挈領,推動形成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合力?!傲嘁乱嘁骂I子,牽牛要牽牛鼻子?!卑l揮好科技創新的根本支撐作用,首先要在頂層設計上進行統籌謀劃,增強城市創新體系一體化能力。今年青島出臺的科技強市行動計劃為未來五年的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總綱”指引;配套出臺的專項政策覆蓋科技成果轉化、海洋科技創新、科技研發投入、科技金融支持、高新技術園區建設等各個方面。未來,青島還要進一步發揮市委科技委的協調作用,建立更加高效的科技創新統籌機制、執行機制和協同機制,確保這套“一總多分”的科技創新政策“組合拳”落實處、見實效,以改革釋放活力、促進發展。
要持續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基礎是要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建好、用好高能級創新平臺,為成果產出提升底氣,為產業創新增強后勁。青島鍛造戰略科技力量,正在進一步放大嶗山實驗室等“國字號”創新平臺“總平臺、總鏈長”功能,突出青島海洋領域的優勢和特色,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進一步強化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的創新策源力,面向未來產業布局“人工智能+”;進一步用好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等1000余家各級技術創新中心的引領作用,破解行業共性技術難題。
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做好全生命周期科創企業培育工作??萍紕撔屡c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讓企業成為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近年來,青島出臺“沃土計劃”等扶持政策,打造“科小-高企-上市高企”梯次培育體系,為科技企業發展厚植沃土。目前,全市有近萬家“科小”、約8650家高企,青島鼓勵這些科技企業,尤其是科技領軍企業充分發揮其研發投入強、技術水平高、人才儲備足等優勢,攻關共性關鍵技術并增強成果落地的承接能力。
要大力促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萍汲晒D化的過程,就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的具體過程。讓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到“生產線”、從“書架”走上“貨架”,才能真正讓前沿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12月10日,青島剛剛成立了海洋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青島);12日,又成立了合成生物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這些專業性的合作組織就是將高校、院所、企業的力量協同起來,進一步破解產學研用銜接不緊密、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等問題。鼓勵高校、院所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定制”服務,暢通轉化渠道,以企業“出題”、院所“答題”、市場“閱卷”的機制促進成果轉化。同時健全服務體系,一方面要用好全市2000多位技術經紀人、科技金融特派員群體,另一方面要發揮成果轉化聯合體、產業化基地、中試示范基地和概念驗證中心等作用,為成果轉化的關鍵階段保駕護航。
經濟發展的信心來自蓬勃的新質生產力。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我們只有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才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進一步發揮好科技創新的戰略先導地位和根本支撐作用,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