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小企業構建良好融資生態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打通融資堵點。
今年以來,青島政府相關部門、各相關金融機構同向發力,優勢互補、統籌協作,共享信用信息、暢通融資對接渠道、提升融資便利度、拓寬全生命周期服務內涵,加速構建中小企業良好融資生態。
加快工作機制落地見效
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慢問題,今年10月,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從供需兩端發力,搭建銀企精準對接的橋梁,成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新探索新路徑。
相關工作部署后,青島金融監管局主動對接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加強工作協同。印發《青島金融監管局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部署開展“金融小咖小微行”專項活動,聚焦資源保障、銀企對接、專家輔導“三個環節”,組織萬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積極參與“千企萬戶大走訪”,力爭實現普惠金融宣講“村村全覆蓋”。錨準小微企業續貸、首貸、壓降融資成本、精簡審批環節“四個重點”,建立外部會商、內部聯動、督導推進、風險防范、監管評價“五項機制”,促進協調機制有序、高效運行。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關于做好續貸工作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通知》,從三方面優化無還本續貸政策。覆蓋范圍上,將續貸對象由原來的部分小微企業擴展至所有小微企業,并階段性擴大到中型企業(期限暫定為三年);貸款類型上,明確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和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及農戶經營性貸款等均可以續期;風險管理上,調整風險分類標準,對依法合規、持續經營、信用良好企業的貸款辦理續期,不因續貸單獨下調風險分類。
金融監管總局續貸新政印發后,青島金融監管局迅速行動,指導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修訂制度規定及配套業務流程,全面摸排年底前中小微企業貸款到期情況,提前1個月進行對接,實現“應續盡續”。按月對續貸情況進行監測,通過監管通報、監管約談等方式對重點機構進行督導,并將續貸開展情況納入年度普惠金融服務監管評價。截至目前,已有25家中資商業銀行完成制度修訂。
今年前三季度,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辦理無還本續貸業務金額較上年同期增長29.7%,累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3.73%,較上年度下降0.32個百分點,持續低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改革紅利為企業帶來發展活力
從最初選取4家銀行試點、總結試點經驗,到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從出臺銀行外匯展業管理辦法,到陸續推出系列配套措施……銀行外匯展業改革落地以來,市場充分認同改革的邏輯和推進方式,銀行積極申請參與。
截至今年11月末,參與銀行已從去年的4家擴展到10家,其中既有大型商業銀行,也有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業務范圍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優質的一類客戶辦理外匯業務平均時間縮短了50%至75%。
這項金融改革紅利也為青島企業帶來發展活力。
青島大洋世邦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海運貨運代理的物流企業,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代理網絡。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如何高效支付海運費成為擺在公司副總經理谷玖勇面前的一道難題。
“貨運代理行業普遍存在跨境匯款小額、分散、高頻的現象,公司每日有大量的海運費支付需求,業務繁忙的時候,境內外海運費支付有20多筆。”谷玖勇說,此前,為了完成海運費支付,公司財務人員要整理好每一筆業務涉及的單據,比如海運費發票、運輸單據、貨運代理協議等,填寫好紙質版匯款申請書等銀行所需的材料,在材料上加蓋公章等公司印鑒,再攜帶這些材料前往銀行辦理匯款業務。單據和材料“抵達”銀行后,銀行工作人員同樣非常忙碌。“我們要逐筆審核企業帶來的各類單據和材料,并將匯款要求提交復核、授權逐級處理,完成海運費支付業務有時要花費2至3小時。”中信銀行青島分行國際業務部有關負責人說,海運費支付需要企業和銀行相互配合、接力完成,這個過程對銀企雙方來說都比較耗時耗力。
從去年8月開始,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月,中信銀行青島分行獲批全國首批外匯展業改革試點銀行資格,大洋世邦等首批80多家企業被中信銀行評定為一類客戶,可以優先享受這項改革帶來的一系列政策便利。
“銀行外匯展業改革試點后,大洋世邦不用再向銀行提交任何紙質材料,只需要通過網銀提交海運費付款指令,這樣,企業就節省了大量整理材料、用印審批的時間。同時,銀行工作人員在收到付款指令后,也不用再逐筆審核材料,而只需根據企業的付款信息提交業務流程即可,業務辦理時間壓縮到幾分鐘內,為企業‘減負’也為銀行‘減壓’。”上述銀行負責人說。為統籌促便利和防風險,中信銀行青島分行在國際業務部專門設立了展業監測室,負責展業改革業務中的事前分類評估以及事后風險交易報告等關鍵環節,強化風險防控效能與精準度。
銀行系“耐心資本”紛至沓來
被稱為銀行系“耐心資本”的AIC(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基金關注企業的行業價值、成長預期和技術創新能力,可與銀行聯手形成“投貸聯動”,同時為對方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今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范圍的通知》,將試點范圍擴大至青島等18個城市。
試點擴大政策發布后,青島金融監管局聯合市委金融辦,第一時間組織對接5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轄區大型銀行和省市區國有資本平臺,推動召開項目對接會,達成出資意向和簽訂戰略協議,轄區首支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基金在試點政策發布10個工作日內即順利落地。
截至目前,工銀投資、農銀投資、中銀資產、建信投資和交銀投資5家AIC均已在青島設立股權投資試點基金,已落地的6只基金目標總規模約140億元。這也讓青島成為18個試點城市中首個5家AIC股權投資試點基金全覆蓋的城市。
5家AIC、總規模140億元的科創股權直投基金集中落地青島,為“銀行系”耐心資本與青島科創企業架起了橋梁,無疑會吸引更多銀行直投資金向科技成果轉化傾斜,為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股權+債權”的全方位金融服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軍)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