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財政局加大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投入力度,統籌資金1.1億余元,用于補貼農機具1.2萬臺,受益農戶1萬余人。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將農機報廢補貼范圍由4類擴到14類,并提高報廢補貼標準,進一步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和報廢更新力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1.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以上,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已全部實現機械化。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推動農機裝備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我市一直以來不斷增強實施好該政策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好政策的基石和引導作用,堅持高效規范地組織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不動搖。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多次根據政策執行情況和企業、農戶的實際需求,對政策內容進行調整。從完善補貼方式、取消目錄管理、實行自主購機到優化服務管理,每一步都提高了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特別是近年來,我市在全國率先開發并推廣使用手機APP申請辦理農機購置補貼,隨后又增加了補貼機具二維碼系統和物聯網數據溯源系統,實現了“三合一”信息化監管。
我市在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和社會化服務能力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全市擁有農機制造企業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家,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18家。我市在畜禽養殖機械、自走式玉米收獲機等方面的農機產品,已具備很強的全國市場競爭力,并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大型高端復式智能農機在全市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農機社會化服務已成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主力軍。
展望未來,市財政局將繼續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一方面,不斷擴展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加快由產中向產前、產后延伸,由種植業向設施農業、畜牧、水產拓展;另一方面,不斷提升補貼辦理的便捷度,盡快實現“補貼限時辦”和“最多跑一次”。持續提升補貼政策實施的合理性和補貼資金使用的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