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6日訊 為做好省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建設工作,青島市財政局指導膠州市鋪集鎮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圍繞產業發展、農民增收、鄉村治理等方面大膽改、深入試,充分調動基層組織、農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農業產業升級實現較大突破。
鋪集鎮轄區內小屯自然村擁有30多年的西紅柿種植傳統,為進一步拓展西紅柿產業,培育本地特色農產品,鋪集鎮以省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為抓手,規劃建設上合禧柿共富產業園,建設標準化溫室大棚80座,推動傳統農業向規模化、數字化轉型。
針對村集體經濟薄弱、資源利用率低、缺乏專業運營等問題,鋪集鎮探索成立強村共富公司——青島膠河澄月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對上合禧柿共富產業園等進行規模化管理運營,并引入北京一家公司的數字農業技術,利用物聯網數字孿生技術進行智慧化決策,實現節水22%、節肥15%、增產10%,致力于將園區打造成高標準的“數字農業樣板間”。
鋪集鎮還整合鎮域特色農產品,深入挖掘小屯西紅柿和膠州大白菜等農產品所蘊含文化價值,打造“遇見鋪集·上合禧柿”等系列本土品牌,提升市場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引進客戶訂單化生產供應模式,打破了農民零散式銷售的弊端。2024年,鋪集鎮與北京菜籃子集團公司合作簽約,打通訂單式種植銷售渠道,為北京直供高端精品蔬菜,穩定了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了供應鏈效率。
鋪集鎮通過整合試點區域“碎片化”資源和要素,夯實產業提質增效基礎,實現特色產業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運作,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為共同富裕增加‘造血’功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軍)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