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0日訊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小小食堂,承載著老年人滿滿的幸福,傳遞出濃濃的民生暖意。李滄區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始終把老年人福祉記掛在心,結合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用一餐飯的溫度,讓老年人暖胃更暖心。截至目前,全區運營助餐點79處,簽約老年人9400余人,惠及老年人23萬余人次。

中午11點半,位于李滄區浮山路街道河南莊社區的養老食堂已是座無虛席,紅燒肉、海鮮小豆腐、地三鮮……各種葷素搭配的炒菜讓人們食欲大振。老人們四人一桌,邊吃邊聊,其樂融融。讓觀海新聞記者印象更深刻的,是老人們告訴記者,經過青島市、李滄區和所在社區補貼后,70歲以上的老人在這里吃一頓,只需花6元錢,“便宜又美味”。
李滄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李滄區積極探索老年助餐新路徑,現已構建起具備李滄特色的老年助餐體系。一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經營自主的理念,引入綠君源、咱家廚房等專業餐飲企業,在面向社會群體提供餐飲服務的同時,以優惠價格向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企業愿運營、能運營,實現互利雙贏、可持續發展。二是綜合考量轄區內老年人口規模、服務半徑等因素,實行“中心帶站聯點”模式。現已基本形成“15分鐘助餐服務圈”,實現供需兩端精準對接,讓老年人體會到家門口的幸福滋味。三是充分利用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等優勢因素,指導綠城物業建成“綠城大愛天下頤養中心”。在提供助餐服務的同時,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在非就餐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相關經驗做法已在《中國社會報》、人民網等媒體報道。四是按照黨建引領、依法治理、居民自治的思路,由社區牽頭打造了5處助老大食堂,積極助推“五社聯動”機制,將送餐服務、志愿服務相結合,打通老年助餐服務的“最后一米”。五是發動慈善資源和有愛心的公益組織設立了“日善堂”“一念日善堂”“敬老小飯桌”作為助餐項目的有益補充,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營造敬老愛老的社會氛圍。六是發揮養老機構做老年餐的專業優勢,提供營養搭配合理、質地偏軟、易于消化的菜品,精準對接老年人個性化需求。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讓老人吃飽吃好,李滄區建立運營組織運營質效評價機制,對飯菜質量、服務效果、老年人滿意度等方面進行多維度全方位分析。同時建立退出機制,對運營質量差、未正常運營的運營組織進行摸排并清退,及時引進有經驗的運營組織進行承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