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2月31日訊 近日,李滄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理區長傅躍鑫做客民生在線,與網民在線交流。
主持人:住房保障關系民生福祉,與人民生活舒適度、幸福感密切相關,居民對于居住質量也有著新期待。李滄區在住房保障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傅躍鑫:一是圍繞住有所居,強化兜底保障力度。我們堅持多渠道保障,從公共租賃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等多個方面“應保盡保”。近年來,針對低收入困難家庭,我們籌集公共租賃住房房源6026套,為符合補貼保障資格的戶籍家庭發放各類保障租賃補貼超1.8億元。今年,全省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京口路項目在李滄開工,預計2026年竣工交付,建成后可提供1801套保障性住房。
二是圍繞住有宜居,改善城區住房品質。我們以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整治工作為抓手,全面提升居民住房品質。我們把城中村改造工作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目前正在推進4個城中村安置房建設,其中戴家12棟安置房已經全部封頂并完成單體驗收;東南渠安置區已經開工;十梅庵和長澗安置區將于近期開工建設。今年,我們推進的60個老舊小區整治,已全面完工,惠及居民1.02萬戶。同時以老舊小區整治為契機,實施建筑節能改造約6.5萬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裝電梯95部。
三是圍繞住有安居,解決住房配套問題。我們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原則,針對居民反映的辦證難、停車難、地下車庫信號弱等需求進行精準研判、精準解決。專門成立房屋產權確權頒證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小組,為37個房屋產權專項整治項目打通辦證路徑,8513戶居民已經取得了不動產權證。利用城市“邊角地”等閑置區域建設停車設施,新增停車泊位1815個、設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3090個。開展了“光速李滄”行動,為40個小區電梯、地下車庫破除了信號“盲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