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來自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的數據顯示,在1341名受訪者中,有69.0%擔心網絡“爛梗”泛濫影響青少年“好好說話”。當下,網絡流行語已成為年輕人重要的社交方式,但一些蘊含粗鄙、惡俗等內容的網絡“爛梗”也在悄然泛濫。
有的孩子為了融入集體,主動迎合同伴喜好使用“爛梗”;有的孩子出于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在獵奇、好玩心理的驅使下使用“爛梗”;還有的孩子因叛逆或追求個性,越是大人阻止的事越想嘗試……對正在培養漢語能力素養關鍵期的青少年而言,網絡“爛梗”不僅會影響他們“好好說話”的能力,一些帶有暴力、歧視含義的詞匯還傳遞了不良價值取向,使尚未形成健全三觀的青少年失去對是非的判斷力。
不久前,中央網信辦、教育部便印發部署開展“清朗”行動的通知,重點整治歪曲音、形、義,編造網絡黑話爛梗,濫用隱晦表達等突出問題。除了增強監管力度和平臺自我凈化外,家長和學校也應強化青少年的網絡素養教育,及時糾正不恰當的“玩梗”行為,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網絡文化、健康上網。(策劃丨趙一婧 漫畫丨李玉琳)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