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不少人容易出現“感冒”癥狀,市民懷疑是流感或支原體感染,但也千萬不要忽視它——人偏肺病毒。
年輕而陌生的“它”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靳鳳彬介紹,相對于流感、支原體等傳統呼吸道病原體而言,人偏肺病毒略顯“年輕”和“陌生”。“年輕”是因為它被發現的時間較晚,于2001年由荷蘭學者首次從未知病原體引起呼吸道感染患兒的鼻咽抽吸物樣本中檢出該病毒;“陌生”是因為它雖然不如傳統呼吸道病原體那么常見,但在臨床上也時有出現,只是以前沒有引起大家重視。
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種能引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毒,全年散發,多發生于冬末及春初。近期除了盛行的流感和支原體外,它也在悄然來襲。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情況,人偏肺病毒感染逐漸增多。
專挑“一老一小”下狠手
相比于流感的高熱不退和支原體的頑固性咳嗽,人偏肺病毒要溫和的多,多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發熱、咳嗽、鼻塞、流涕、聲音嘶啞等,1 周左右癥狀逐漸緩解。但大家千萬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它對“一老一小”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很不友好,往往引起重癥,甚至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或多器官功能不全而導致死亡。
① 5歲以下兒童:可能導致毛細支氣管炎或重癥肺炎。
② 老年人:可能誘發肺部感染或哮喘加重。
③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接受器官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的人,感染后可能出現嚴重的肺部炎癥。
因此,兒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較弱的人群必須密切關注病情變化,一旦出現呼吸困難、高燒不退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科學防控是關鍵
人偏肺病毒的傳播方式與大多數呼吸道病毒相似,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1.飛沫傳播: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病毒會隨飛沫傳播。
2.接觸傳播:密切接觸人偏肺病毒感染者,或接觸被污染的物體(如門把手、手機、玩具等),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導致病毒進入體內。
目前,對于人偏肺病毒感染尚無特異的抗病毒藥物,也無明確有效的疫苗,臨床仍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所以科學防控顯得尤為重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染源等,有助于減少病毒傳播。在流感季節,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加強室內通風等措施也能有效預防人偏肺病毒感染。
出現癥狀及時就醫
冬季各類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混合感染現象時有發生,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專家提醒,當您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時切勿盲目用藥,一定及時就醫進行甄別,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治療。(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責任編輯:魏笑